图书介绍

图说中国史 上 中华大字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图说中国史 上 中华大字版
  • 冉琼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252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31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764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说中国史 上 中华大字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传说时代·追溯人类的起源2

盘古开天辟地2

混沌初开2

天地万物之始4

盘古精神流传不息5

女娲与人类起源6

女神的寂寞6

黄泥捏就的人类7

创制嫁娶之礼8

炼五彩石补天9

文明史祖伏羲11

“雷神”之子11

教人结网捕鱼12

观天察地画八卦13

远古建筑师有巢氏15

远古人类的恶劣生存环境15

像鸟儿一样在树上筑巢16

德高望重,被尊为王17

有巢氏时期的婚姻形式18

燧人氏钻木取火19

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19

钻木取火的发明20

钻木取火的改进21

人工取火的伟大意义22

燧人氏其他伟大的发明23

神农氏遍尝百草24

教民耕种,丰衣足食24

跋山涉水,寻找治病良方25

身体力行,亲自尝百草27

炎帝开拓农耕文明29

“神龙”之子29

开拓农耕文明30

精卫填海31

精灵可爱的女娃31

出海游玩,不幸遇难32

化身为鸟,矢志填海33

夸父逐日35

神秘的夸父部落35

关于太阳的三大问题36

跋山涉水,追赶太阳37

功亏一篑,口渴而死39

“人文初祖”黄帝40

黄帝的神奇出生40

平定天下,缔造文明41

顾全大局,创龙图腾42

嫘祖养蚕44

嫘凤孝心感玉帝44

神奇的白色果子45

与黄帝八拜成婚46

嫘祖的功劳48

阪泉之战50

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50

战争的爆发51

远古战争的地点53

涿鹿之战54

惊天动地,恶战涿鹿54

剥去神话外衣之后56

仓颉造字59

结绳记事的麻烦59

苦心孤诣,探索记事新法60

把字刻在龟壳上保存61

老人的告诫62

乐师伶伦64

伶伦受命作乐64

惊黄帝,受鼓舞65

据凤鸣制六律66

宁封子制陶68

鱼烤焦后的意外收获68

陶器的诞生70

火化登仙而去72

酿酒始祖杜康73

失职被罢官73

酒的由来74

点化刘伶75

火神祝融78

击石取火,成为火正78

守护衡山,尊为赤帝80

鸟国之王少昊82

少昊降生82

百鸟之王85

颛顼“绝地天通”88

颛顼的出身88

截断天地通道89

制定人间礼法90

颛顼的鬼儿子92

共工怒触不周山94

水神共工94

与颛顼争帝位95

失败后怒触不周山97

共祖帝喾100

“高辛”的来历100

天下大治,周游四方102

帝喾的庞大家族104

帝尧传说106

尧的出生106

帝尧仁德,天降祥兆107

造围棋,以教丹朱109

羲和制历法110

天文历法110

羲和制历法111

羲和制历法的现代解读112

“羲和”的其他含义113

许由洗耳114

隐居乡下,拒绝当天子114

洗耳去污,遭巢父讽刺115

隐士风流,千载仍流传116

大羿射日118

十日当空,灾深似海118

女丑祈雨失败120

神箭手羿怒而射日121

嫦娥奔月123

不肖徒起贪心123

嫦娥无奈吞药奔月125

嫦娥奔月的神话本源126

贤帝大舜128

以德报怨,贤名远播128

人心所向,百业兴旺130

司法始祖皋陶133

作刑执法,天下无冤133

身体力行,推行德政135

鲧偷息壤138

偷息壤治水138

功败垂成,死不瞑目139

大禹治水141

禹的出生141

三过家门而不入142

涂山氏受惊化为石142

疏导治水患144

伯益凿井146

能力出众,功绩卓著146

凿井取水,利在千秋147

夏家天下·文明时代的开端150

启建夏朝150

权力开始绝对化150

禹暗中为王位传子筹划151

启开创家天下制度152

后羿逐太康155

太康的昏庸放荡生活155

有穷国趁机取而代之156

寒浞专权158

寒浞杀后羿158

剿灭相,铲除后患160

少康中兴161

少康招募残部,积蓄力量161

重新武装成大事162

夏桀亡国164

宠爱妹喜,荒淫奢侈164

残杀忠臣,众叛亲离166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167

夏朝文化·华夏文明初放异彩170

《禹刑》:刑法之滥觞170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170

有关《禹刑》的争论172

夏墟:二里头遗址173

传说中的神秘王朝173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果175

二里头都城废弃于何时177

殷商王朝·奴隶制的鼎盛时期180

玄鸟生商180

玄鸟之子180

才干出众,被封于商181

商汤“网开一面”183

广施仁义,和睦邦交183

网开一面,四十国归顺185

声威震主,被囚夏台186

商汤革命187

正确选择决战时机187

誓师宣言,鼓舞士气188

鸣条一战,大获全胜189

召开诸侯大会,建立新王朝189

盘庚迁殷191

振兴国势,决意迁都191

恩威并用,挫败阻挠192

营建新都,安居乐业194

商纣王荒淫亡国195

帝乙误立太子195

征伐东夷的亮点196

“酒池肉林”,荒淫无度197

“炮烙”、“虿池”之刑199

殷商文化·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202

“一片甲骨惊世界”202

震惊世界的发现202

甲骨学的形成204

刻有文字的甲骨205

人类文化的瑰宝206

后母戊大方鼎208

中国的鼎文化208

文丁王为祭母铸巨鼎210

后母戊鼎的发现及去向211

商青铜文化巅峰期的代表作214

西周帝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16

公刘初兴周道216

继承父志,复修后稷之业216

人民作诗,歌颂公刘恩德217

太王德高望重221

继承先祖遗风,积德行义221

仁义大度,避让戎狄迁岐222

定国为周,开启剪商大业224

西伯昌治岐225

太任守胎教,圣君有美德225

慈惠有谋,礼贤下士226

修建灵台,与民同乐228

武王伐纣230

殷商溃乱,决意征伐230

孟津会师,同仇敌忾231

布阵牧野,庄严誓师233

牧野决战,殷商灭亡235

周武王分封天下237

以殷治殷,分而治之237

封邦建国,统天下于一尊239

分封制的利与弊240

周公吐哺辅政242

武王病重,甘愿以身替死242

握发吐哺,鞠躬尽瘁244

归政成王,谨守臣道245

圣人做宰,遗风万古246

成康之治248

成王奠定盛世基础248

康王勤政,天下安宁249

周厉王止谤251

暴戾狂妄,强行削藩251

国君暴戾,止谤于民253

堵众人口,国人暴动254

共和行政,开始纪年256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258

昏君即位,沉湎于酒色258

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259

失信天下,身死国亡261

西周文化·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264

上古经典:《周易》264

文王拘而演《周易》264

《周易》的起源与研究264

玄妙的阴阳八卦265

西周的礼乐制度267

谋划长治久安267

确立尊卑贵贱269

文明的历史高点271

春秋争霸·王权衰落与大国纷争274

平王东迁274

申侯引狼入室,犬戎破镐京274

迁都洛邑,拉开诸侯争霸序幕276

郑庄公“克段于鄢”279

多行不义必自毙279

郑庄公掘地见母282

卫大夫大义灭亲285

庄公宠爱有加,州吁恃宠骄横285

州吁弑兄,内外不服286

维护纲纪,石碏大义灭亲288

春秋荆楚第一王290

灭权伐随,威慑中原290

“王不加位,我自尊耳”292

小白诈死得王位295

齐国内乱,公子争位295

小白诈死,抢得先机297

陈完奔齐299

陈国内乱,公子完出奔齐国299

陈完改姓300

卜辞中的预言302

齐桓公分沟礼燕304

山戎袭燕,齐王率兵而救304

打败山戎,铲除中原之患306

“尊王攘夷”,分沟礼燕307

鲁庆父之乱309

继位不遂,心怀鬼胎309

淫乱后宫,弑杀两代国君311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312

卫懿公好鹤亡国314

鹤大夫与鹤将军314

北狄王乘虚而入315

众叛亲离,身死国亡317

骊姬倾晋318

宠骊姬埋下祸患318

害太子费尽心机320

巧用蜂蜜计,离间父子情321

投毒栽赃,置之死地而后快321

齐桓公伐楚323

暗潮汹涌,大战一触即发323

蔡姬改嫁,点燃战火325

屈完使齐,外交辞令藏玄机326

齐桓公一匡天下329

“尊王攘夷”,成就霸业329

会盟诸侯,扬威天下330

葵丘之盟,事业巅峰332

齐桓公之死333

识人不明,宠信佞臣333

管仲病榻劝桓公334

不听谏言,悲惨离世336

流亡公子重耳338

留狄十二年338

对土行大礼339

入齐掉进温柔乡340

蒙羞曹、郑,流亡楚国341

楚王宴席上的承诺342

重耳归晋344

喜结秦晋之好,获得强力支持344

发誓不忘患难之交345

不计前嫌,重用勃抵346

晋文公称霸348

唯贤是举,以礼教民348

“尊王攘夷”,勤王平叛350

退避三舍,大胜楚军于城濮351

崤之战354

先轸献计,晋军设伏崤山354

崤山之役,秦军覆灭355

晋误放三将,埋下祸患356

秦穆公独霸西戎359

不拘一格,广招人才359

利用联姻,干涉晋内政361

向东受阻,称霸西戎362

一鸣惊人楚庄王365

三年不鸣的大鸟365

一鸣惊人366

楚庄王问鼎中原369

陈兵中原,试问鼎之轻重369

子越椒“狼子野心”371

邲之战,确定霸主地位372

优孟智劝楚庄王374

哭马劝厚葬374

优孟衣冠376

晋楚弭兵会盟379

华元弭兵379

向戌弭兵382

晏婴相齐383

以礼治国,宽政惠民383

选贤任能,反奢倡廉385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386

“三桓”控国388

“公室卑,三桓强”388

季孙氏大权独揽389

吴王阖闾中兴392

谋王位,专诸受命刺吴王僚392

固王位,要离献计杀庆忌394

励精图治,图谋争霸中原395

吴攻楚,吴国威振东南396

檇李之战,英雄遗恨398

夫差称霸399

不忘父仇,夫椒之战展雄威399

黄池会盟,一圆霸主梦400

“无颜见子胥”402

勾践卧薪尝胆404

侍奉夫差,韬光养晦404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405

复仇雪耻,灭吴称霸406

春秋文化·百家争鸣初显端倪408

董狐直笔408

昏庸贪婪晋灵公408

暗杀赵盾反身死409

秉笔直书不畏权贵412

孔子治鲁413

“圣人出,黄河清”413

出任中都宰414

夹谷会盟,不辱使命416

兴公室,堕三都418

木工祖师鲁班419

反复摸索,发明惠泽后代419

成就卓越,世代受人尊崇421

战国风云·七雄逐鹿中原424

三家分晋424

“晋无公族”,智氏独大424

智伯瑶水淹晋阳城426

七雄并立,春秋结束428

魏文侯变法强国429

改革变法,富国强兵429

三晋联合,巧取豪夺431

尊儒,笼络士人432

田氏代齐434

卿大夫当权,晏孺子初立434

废孺子,田乞为相435

田和取而代之437

楚国吴起变法439

吴起其人439

“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441

整顿楚国吏治441

功败垂成,身死异处442

商鞅变法444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444

南门立木,取信于民446

商鞅变法,秦国大治447

邹忌讽齐王纳谏449

邹忌鼓琴得相位449

比美劝齐王纳谏451

淳于髡的挑衅453

魏霸中原455

迁都大梁,稳定发展455

逢泽之会,“尊魏为王”456

历史上第一位秦王459

识人驭人,大权独揽459

打通中原通道461

秦君称王,逐鹿中原461

苏秦合纵相六国463

游说失败,穷困潦倒463

悬梁刺股,发愤图强465

“合纵”成功,配六国相印466

张仪连横霸秦469

“舌头安在?”469

初试锋芒,破纵连横471

入楚骗怀王破合纵472

连横成功,封武信君473

燕昭王金台招贤475

千金买马骨,招揽天下贤475

重用贤臣,改革内政478

甘茂巧谏秦武王480

秦武王的雄心480

“曾参杀人”481

订立息壤之盟482

乐毅破齐484

官拜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484

歼齐主力,大破临淄486

乘胜追击,攻无不克488

田单火牛破燕490

巧使反间计,逼走乐毅490

巧施妙计,激起士气492

田单大摆“火牛阵”493

秦王嬴政亲政495

苦尽甘来,登上王位495

平定嫪毐之乱496

罢免权相吕不韦497

战国文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高峰500

“兼爱”与“非攻”500

与孔子对立的墨子500

“兼相爱,交相利”501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502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502

亚圣孟子504

“仁政”与“王道”思想的确立504

传教授业,著书立传505

逍遥之祖庄子507

逍遥无为,笑傲王侯507

顺从天道,独成一家508

对话髑髅,参透生死510

大秦帝国·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514

千古一帝秦始皇514

功高盖世,自称皇帝514

改革旧制,巩固集权515

焚书坑儒,大兴土木516

痴迷求仙,寿终归西517

赵高乱秦519

阴谋矫诏,拥立胡亥519

残酷无情,杀害忠良520

指鹿为马,篡权被诛520

昏君秦二世522

篡夺帝位,荒淫无道522

诛杀手足,残害忠良523

走投无路,被逼身亡524

大泽乡起义526

朝廷征夫,陈胜揭竿526

号召民众,反抗暴秦528

转战南北,最终兵败529

刘邦沛县起兵531

志向高远,沛县豪杰531

趁势起兵,举旗反秦532

项氏揭竿反秦534

楚国贵族,趁势举兵534

横渡长江,向北进军535

巨鹿之战538

章邯破赵,义军被围538

破釜沉舟,秦军大败540

刘邦入关亡秦541

刘邦西进,兵临咸阳541

子婴出降,秦朝灭亡543

楚汉争锋·双雄争霸天下546

鸿门宴546

刘邦入关,项羽恼怒546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548

借故离席,逃归大营550

西楚霸王项羽551

火烧秦宫,自封霸王551

诸侯反叛,霸王平乱553

汉王定三秦555

韬光养晦,整军备战555

平定三秦,旗开得胜557

楚汉分界558

号召诸侯,讨伐项羽558

相持不下,鸿沟分界560

垓下之战562

撕毁和约,攻击霸王562

诸侯合击,垓下被围564

楚霸王自刎乌江566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566

无颜过江,自刎身亡568

西汉王朝·统一强盛的王朝570

刘邦长安称帝570

称帝建汉,迁都长安570

继承秦制,巩固皇权571

英布谋反573

反秦归汉,屡立战功573

起兵反叛,兵败而亡576

吕后专权578

高祖亡故,吕后掌权578

心狠手辣,报复异己579

专权乱政,病疾而终580

仁弱之君汉惠帝582

仁弱之君,继承帝位582

推行惠政,英年早逝584

文帝治国有方586

拥立为帝,巩固皇权586

节俭爱民,虚心纳谏588

体恤民情,开创盛世590

开明君王汉景帝592

休养生息,国泰民安592

发展教育,打击豪强594

宽厚仁慈,患病逝世595

晁错削藩596

文帝赏识,景帝宠幸596

位高权重,提议削藩597

替罪羔羊,冤死刀下599

一代英主汉武帝601

时来运转,入主东宫601

登上皇位,改革受阻603

统一思想,加强集权604

晚年悔过,轮台罪己604

第一良吏黄霸607

一心为官,教化治民607

犯颜获罪,直心不改610

理财能手桑弘羊612

少年得志,担任农丞612

整顿货币,盐铁官营614

霍光辅政616

武帝宠幸,临终托孤616

挫败政敌,稳固地位617

辅佐宣帝,鞠躬尽瘁619

陈汤平匈奴621

追名逐利,出兵西域621

万里扬威,封侯晋爵623

汉成帝荒淫误国626

改革弊政,有始无终626

沉湎女色,荒淫害国627

王莽篡汉631

攀附门庭,入朝为官631

处心积虑,控制朝政632

篡汉建新,危机四伏634

西汉文化·辉煌灿烂636

传奇才子司马相如636

琴挑文君,美名传世636

才华出众,汉赋大家639

司马迁忍辱著史641

继承父志,担任史官641

直言获刑,忍辱著书642

名作传世,万代扬名644

思想家扬雄646

淡泊名利,精于辞赋646

先作《太玄》,后著《法言》647

东汉王朝·汉室中兴650

赤眉绿林起义650

社会动荡,绿林起义650

赤眉起义,攻击官军652

刘秀复汉653

扩充实力,自立为王653

众望所归,称帝复汉655

一代贤后阴丽华657

美貌佳人,君子好逑657

谦让自抑,皇后楷模659

云台首将邓禹662

追随刘秀,出谋划策662

运筹帷幄,功高盖世664

吴汉力挽危局667

劝降彭宠,担当重任667

东征西讨,屡立战功670

耿弇平齐672

少年有为,深谋远虑672

平定齐地,战功显赫674

光武帝平公孙述677

挥戈伐蜀,初战不利677

重整旗鼓,平定蜀地680

光武中兴682

统一政权,巩固统治682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684

伏波将军马援686

助攻隗嚣,平定羌族686

远征交趾,南征武陵687

窦固战天山690

出身豪门,大战天山690

出兵西域,立功边疆691

邓绥临朝摄政693

才貌双全,入主后宫693

深明事理,册立为后694

临朝听政,勤俭治国695

外戚阎氏乱政697

阎姬入宫,得幸安帝697

专权乱政,兵变遭诛698

党锢之祸700

党人议政,宦官加害700

铲除奸宦,事败被锢702

汉灵帝昏庸无能704

临朝执政,荒淫无度704

卖官鬻爵,搜刮民财706

黄巾军起义708

矛盾激化,揭竿而起708

转战南北,兵败而终710

东汉文化·博大精深714

蔡伦造纸714

一介宦官,仕途通达714

改进造纸,功在千秋716

一代医圣张仲景718

勤求博采,医术精湛718

医圣功绩,万代传颂721

才女班昭724

出身名门,文采过人724

《女诫》扬名,影响深远726

许慎与《说文解字》728

学派之争,编撰重典728

名著传世,功莫大焉7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