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内药物分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好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759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体内-药物分析-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内药物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性质、对象和任务3
一、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3
二、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3
三、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和任务3
第二节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与要求4
一、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4
二、分析方法的新要求5
第三节 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热点问题5
一、发展概况5
二、学科热点问题7
第四节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文献8
一、临床化学方面8
二、药动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9
三、分析技术方面9
第二章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理论概述11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1
一、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11
(一)胃肠道吸收11
(二)注射部位的吸收13
(三)粘膜与皮肤吸收13
(四)其他部位的吸收13
二、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14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14
(二)血流量与膜通透性14
(三)体内特殊屏障16
(四)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18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代谢(Metabolism)19
(一)药物代谢的反应类型及过程20
(二)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22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23
四、药物的排泄(Excretion,Elimination)26
(一)肾排泄26
(二)胆汁排泄27
(三)其他排泄途径28
第二节 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29
一、药物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性29
(一)药效学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系29
(二)造成药物临床效应个体差异的因素30
二、游离型药物浓度与药效的关系31
三、活性代谢物与药效的关系31
四、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2
第三节 血药浓度与合理用药34
一、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34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强度34
(二)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35
二、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37
(一)根据血药浓度选择适当的药物37
(二)根据血药浓度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38
(三)根据血药浓度指导选择药物剂量39
(四)根据血药浓度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次数39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41
一、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42
(一)给药方案个体化42
(二)血药浓度监测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地位43
(三)血药浓度监测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的要素44
(四)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调整45
二、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46
三、监测的药物种类47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与展望49
第五节 血药浓度测定种类52
一、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总浓度的测定52
二、游离型药物浓度的测定52
三、药物活性代谢物的测定54
四、对映体药物的测定55
五、内源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56
第三章 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60
第一节 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制备与贮存60
一、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和制备60
(一)血液60
(二)尿液62
(三)唾液64
(四)组织67
(五)头发67
(六)其他液体样品69
二、生物样品的贮存与处理70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与制备71
一、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71
二、样品制备时应考虑的问题72
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73
(一)经有机破坏的方法74
(二)去除蛋白质75
(三)分离、纯化与浓集77
(四)缀合物的水解103
(五)化学衍生化104
第四章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118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118
一、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存在状况118
二、分析测定的目的与要求119
三、生物样品的类型与样品制备方法119
四、实验室条件119
第二节 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120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120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120
第三节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与要求122
一、特异性122
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123
三、准确度126
四、精密度127
五、定量限128
六、稳定性129
七、提取回收率130
八、质量控制131
九、其他131
第四节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应用示例132
一、文献调研情况132
二、分析方法设计133
三、实验方法133
四、分析方法验证134
五、试验结果136
第二篇 分析方法141
第五章 光谱分析法141
第一节 比色法141
一、概述141
二、应用142
(一)尿中异烟肼及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142
(二)血清钙的比色法测定142
(三)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盐酸麻黄碱含量144
第二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145
一、概述145
二、方法与应用145
(一)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145
(二)差示分光光度法146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147
(四)导数分光光度法148
第三节 荧光分析法150
一、概述150
二、基本原理150
(一)荧光的发生150
(二)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151
(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151
(四)激发波长λex与荧光波长λem的选择151
(五)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152
(六)定量分析方法152
(七)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152
三、方法与应用153
(一)常规荧光分析法153
(二)胶束增溶增敏荧光分析法155
(三)荧光探针分析法157
(四)荧光淬灭分析法158
第四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59
一、基本原理159
(一)原子能级与原子光谱项159
(二)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160
(三)原子谱线的轮廓和宽度160
(四)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161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61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介161
(一)仪器的主要部件161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63
四、定量分析方法164
五、应用示例165
第六章 色谱分析法168
第一节 薄层色谱法168
一、概述168
二、薄层扫描法168
三、定量分析方法171
四、应用示例172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174
一、概述174
二、仪器简介174
三、定量分析方法177
四、应用示例181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185
一、概述185
二、仪器简介186
三、常用色谱分离方法及其应用189
四、反相液-液分配色谱191
五、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193
六、直接进样分析法194
七、定量分析方法198
八、应用示例199
第七章 免疫分析法208
第一节 概述208
一、基本原理208
(一)竞争抑制原理208
(二)竞争抑制曲线209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10
二、基本条件211
(一)抗原及其制备211
(二)特异抗体的制备及鉴定214
三、方法分类217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218
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218
(一)放射性同位素218
(二)标记抗原219
(三)标记方法219
二、F与B的分离技术220
(一)沉淀法220
(二)吸附法220
(三)固相法220
(四)双抗体法221
三、放射免疫测定仪221
(一)测量原理221
(二)仪器简介222
四、标准曲线的制备与样品测定步骤223
(一)标准曲线(或称剂量反应曲线)的绘制223
(二)样品测定步骤223
五、方法评价224
六、应用示例224
第三节 酶免疫分析法226
一、酶标记抗原226
(一)标记酶的选择226
(二)底物的选择227
(三)酶标药物的制备227
二、均相EIA228
(一)测定原理228
(二)测定方法229
三、非均相EIA229
(一)测定原理229
(二)测定步骤230
四、方法评价231
五、应用示例231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232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232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232
(一)直接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法232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232
三、方法评价233
四、应用示例233
第五节 荧光免疫分析235
一、荧光标记物235
(一)荧光标记物的基本要求235
(二)常用荧光标记物235
二、荧光免疫分析的类型235
(一)底物标记荧光免疫分析235
(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237
(三)荧光淬灭免疫分析239
(四)荧光增强免疫分析240
(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240
三、方法评价245
四、应用示例245
第八章 其他分析法249
第一节 微生物测定法249
一、方法分类249
二、常用的试验菌与菌悬液的制备法251
三、常用培养基与制备法251
四、管碟法双碟的制备与检定法251
五、影响微生物测定法的各种因素254
六、适用范围与应用255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法257
一、电位法257
二、伏安法263
第九章 体内药物分析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270
第一节 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270
一、概述270
二、手性分析的方法271
(一)间接法271
(二)直接法272
(三)三类手性HPLC分离方法的比较276
三、展望276
第二节 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277
一、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277
二、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78
(一)样品沉淀蛋白后进样278
(二)体液直接进样(在线去蛋白)279
(三)全血或组织匀浆直接进样279
三、柱切换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280
第三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281
一、概述281
二、基本装置与原理281
(一)基本装置281
(二)基本原理282
三、主要分离模式283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284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287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287
(四)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288
(五)毛细管电色谱288
(六)非水毛细管电泳和微乳毛细管电泳289
四、毛细管电泳法中的预浓缩技术289
五、毛细管电泳法的优点291
第四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291
一、概述291
(一)GC-MS联用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292
(二)GC-MS和其它GC法的区别292
二、接口装置292
三、离子源293
四、质量分析器294
五、定量分析方法294
六、应用294
第五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296
一、概述296
二、接口装置与离子化方式296
三、质量分析器298
(一)扇形磁场质谱仪298
(二)四极质谱仪300
(三)飞行时间质谱仪302
(四)傅立叶变换质谱仪303
(五)离子阱质谱仪303
(六)串联质谱法和多级质谱法304
四、将现有的HPLC流动相用于LC/MS时的注意事项304
五、LC/MS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05
(一)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分析305
(二)生物样品中药物代谢物的定性分析307
第六节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317
一、概述317
二、HPLC-NMR的操作方式318
(一)连续流动方式318
(二)驻流方式318
三、HPLC-NMR的接口及其功能319
四、HPLC-NMR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19
第七节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322
一、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发展322
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原理323
(一)非竞争性CEIA323
(二)竞争性CEIA324
三、免疫分析试剂325
四、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325
五、毛细管免疫分析与传统免疫分析的比较326
六、在线免疫327
七、CEIA的检测方法328
第三篇 各论339
第十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339
第一节 代表药物339
一、化学结构339
二、理化性质341
第二节 体内过程341
第三节 体内分析方法342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343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344
(二)化学衍生化344
(三)应用示例345
二、免疫分析法348
(一)酶免疫分析法349
(二)荧光免疫分析法350
(三)应用示例350
第十一章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354
第一节 代表药物354
一、化学结构354
二、理化性质355
第二节 体内过程355
一、有效血药浓度355
二、毒、副反应356
第三节 分析方法357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357
二、电化学分析法357
三、荧光分析法358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359
五、高效毛细管电泳法364
第十二章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分析368
第一节 代表药物368
一、化学结构368
二、主要理化性质369
第二节 体内过程370
第三节 分析方法370
一、样品制备370
二、测定方法370
第十三章 组织胺H2受体阻断剂的分析378
第一节 代表药物378
一、化学结构378
二、主要理化性质379
第二节 体内过程379
第三节 分析方法380
一、样品制备380
二、测定方法381
第十四章 内源性雌性甾体激素的分析386
第一节 代表药物386
一、化学结构386
二、理化性质387
第二节 体内过程387
第三节 体内分析方法388
一、色谱法388
二、免疫分析法393
附表398
Ⅰ 临床治疗水平时的药物蛋白结合率398
Ⅱ 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活性代谢物400
Ⅲ 临床常用药物的治疗有效血药浓度、中毒血药浓度及致死血药浓度表402
热门推荐
- 302862.html
- 2636185.html
- 1527281.html
- 230705.html
- 1064812.html
- 237072.html
- 2078894.html
- 945648.html
- 2680095.html
- 740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2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4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7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