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疼痛治疗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疼痛治疗技术
  • 倪家骧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22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76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918页
  • 主题词:疼痛-治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疼痛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急性疼痛治疗3

第一章 手术后疼痛的治疗3

第一节 中国手术后疼痛治疗的发展及现状3

第二节 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4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5

三、对机体免疫机制的影响5

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5

五、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5

六、对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6

七、其他不良影响6

第三节 手术后疼痛治疗的意义6

第四节 手术后疼痛治疗常用的方法7

一、口服给药7

二、肌内注射给药8

三、静脉注射与静脉持续注射给药8

四、经皮下持续给药9

五、椎管内给药镇痛10

六、超前镇痛治疗14

第五节 手术后疼痛治疗的管理14

一、建立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14

二、手术后镇痛治疗的访视工作15

三、手术后疼痛治疗中访视者的人选16

第二章 无痛分娩17

第一节 基本问题17

一、孕妇的生理学特点17

二、产程与分娩痛19

三、分娩痛对母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9

四、分娩镇痛的特殊性20

五、胎盘屏障对麻醉药的影响21

第二节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22

一、麻醉性镇痛药22

二、非巴比妥类药物23

三、巴比妥类药物23

四、局部麻醉药23

五、全身麻醉药25

六、肌肉松弛药27

第三节 常用的镇痛方法及其选择27

一、椎管内阻滞镇痛28

二、局部浸润或阻滞镇痛法29

三、氧化亚氮吸入镇痛30

四、全身给药镇痛30

五、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31

六、针刺镇痛法31

七、精神预防性无痛法32

八、结论32

第三章 小儿手术后疼痛的治疗34

第一节 基本问题34

一、小儿手术后疼痛治疗的状况34

二、手术后疼痛对小儿的不良影响35

第二节 儿童手术后疼痛的评估36

一、行为学评估法36

二、生理学痛测试方法38

三、推测式方法39

四、直接自报法39

五、间距分级评分法41

第三节 小儿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42

一、预先镇痛42

二、应用非甾类抗炎药42

三、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43

四、应用阿片类药物44

五、患者自控镇痛(PCA)45

六、局部镇痛45

第四章 无痛内镜诊断和治疗操作技术47

第一节 基本问题47

一、内镜诊断和治疗致痛的原因及其预防47

二、内镜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48

第二节 无痛消化道内镜诊断和治疗49

一、术前准备和处理49

二、麻醉处理50

第三节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50

一、术前准备和处理51

二、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51

三、局部神经阻滞53

四、神经安定镇痛术55

五、全身麻醉56

六、麻醉监测57

七、人工通气57

第五章 无痛人工流产术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60

一、概述60

二、人工流产疼痛产生的机制60

三、人工流产方法的基本要求60

第二节 无痛流产术的方法61

一、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61

二、宫腔内注射局麻药镇痛61

三、宫旁神经阻滞61

四、改良骶管阻滞61

五、氧化亚氮吸入镇痛62

六、短程全身麻醉63

第六章 烧伤患者疼痛的治疗65

第一节 基本问题65

一、烧伤程度的分类及其与疼痛的关系65

二、烧伤疼痛的病因学66

三、烧伤疼痛对全身的影响66

四、烧伤患者疼痛性休克的发生机理67

五、烧伤疼痛治疗的现状68

第二节 烧伤疼痛的治疗方法68

一、局部阻滞68

二、神经阻滞68

三、静脉内滴注局部麻醉药镇痛68

四、冬眠合剂在烧伤疼痛治疗中的应用69

第三节 烧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特殊问题73

一、浅Ⅱ度烧伤创面的疼痛治疗73

二、疼痛性休克的防治74

三、湿润烧伤膏在烧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75

第七章 创伤后痛的治疗77

第一节 机体对创伤的反应过程77

一、创伤程度的分级77

二、创伤后反应的演变过程及其疼痛特征78

第二节 创伤后痛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疼痛治疗的意义80

一、创伤后痛可诱发休克80

二、创伤后痛可引起应激反应综合征80

三、创伤后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80

四、创伤后的代谢反应81

五、其他81

六、创伤后痛治疗的意义81

第三节 创伤后痛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82

一、正确判断病情82

二、病情与选择镇痛方法的原则82

三、创伤后痛的治疗方法和应用原则83

四、注意病因治疗83

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其不良反应83

第四节 各种创伤后痛的治疗84

一、头面部创伤后痛84

二、胸部创伤后痛85

三、腹部创伤后痛87

四、脊柱、四肢创伤后痛87

第八章 急性带状疱疹及其疼痛的治疗90

第一节 与急性带状疱疹有关的临床问题90

一、病因90

二、临床特点91

三、诊断92

第二节 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93

一、药物综合治疗93

二、神经阻滞治疗94

三、局部处理95

四、其他疗法96

第二篇 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99

第九章 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99

第一节 概述99

第二节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100

一、血管源学说100

二、神经源性学说100

三、三叉神经血管学说101

四、生化因素101

五、遗传因素102

第三节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分类和诊断103

一、临床表现103

二、偏头痛的分类104

三、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04

第四节 偏头痛的治疗106

一、发作期的治疗107

二、预防性治疗107

第十章 颈源性头痛109

第一节 基本问题109

一、颈源性头痛的定义109

二、颈源性头痛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110

三、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110

第二节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和诊断114

一、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114

二、颈源性头痛的诊断116

第三节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117

一、一般性治疗117

二、健康教育117

三、注射疗法118

四、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121

第十一章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123

第一节 颈椎的解剖生理123

一、颈椎及椎间盘123

二、颈部的运动功能124

三、椎间孔124

四、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关的微观解剖及生理125

第二节 与颈椎病有关的基本问题125

一、颈椎病的致病因素126

二、颈椎病的分类126

三、颈椎病的诊断127

四、颈椎病的预防128

第三节 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128

一、病因128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129

三、辅助检查13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30

第四节 神经根性颈椎病的治疗131

一、一般治疗131

二、药物治疗131

三、神经阻滞疗法132

第十二章 手部、腕部痛的诊断和治疗135

第一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35

一、病因和病理13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36

三、治疗136

第二节 腱鞘囊肿137

一、病因和病理137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37

三、治疗138

第三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38

一、病因和病理139

二、临床表现13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40

四、治疗140

第四节 腕及手部滑囊炎141

一、疾病概述141

二、临床表现141

三、治疗141

第五节 月骨无菌性坏死142

一、病因和病理142

二、临床表现142

三、治疗142

第六节 腕周围韧带损伤143

一、疾病概述143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43

三、治疗143

第七节 前臂交叉综合征144

一、病因144

二、诊断144

三、治疗144

第八节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145

一、疾病概述14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45

三、治疗146

第九节 尺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146

一、病因146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46

三、治疗147

第十节 腕背隆突综合征147

一、病因148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48

三、治疗148

第十三章 肘部痛的诊断与治疗149

第一节 肘关节的解剖、生理和功能检查149

一、肘关节的解剖与生理149

二、肘关节的检查150

第二节 肱骨外上髁炎150

一、病因151

二、临床表现151

三、诊断要点151

四、治疗152

第三节 肱骨内上髁炎152

一、病因152

二、临床表现152

三、治疗152

第四节 尺骨鹰嘴滑囊炎153

一、病因153

二、临床表现153

三、治疗153

第十四章 肩部痛的诊断与治疗154

第一节 基本问题154

一、肩部的临床解剖与生理154

二、肩部痛的诊断方法156

三、常见的颈、肩、背部压痛点157

第二节 肩关节周围炎158

一、病因158

二、病理学158

三、临床特征与诊断158

四、治疗159

第三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160

一、病因160

二、临床表现161

三、治疗161

第四节 冈上肌腱钙化161

一、病因161

二、临床表现162

三、治疗162

第五节 肩峰下滑囊炎162

一、病因162

二、临床表现163

三、治疗163

第六节 肩-手综合征163

一、病因163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63

三、治疗164

第十五章 膝部痛的诊断与治疗165

第一节 膝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165

一、临床解剖与生理特点165

二、膝关节的检查方法166

第二节 膝骨关节炎167

一、病因和诱发因素167

二、膝痛的原因169

三、临床表现169

四、诊断169

五、治疗170

第三节 髌下脂肪垫损害172

一、病因172

二、临床表现172

三、治疗172

第四节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73

一、病因173

二、临床表现173

三、治疗173

第五节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74

一、病因174

二、临床表现174

三、治疗174

第六节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75

一、病因175

二、临床表现175

三、治疗175

第七节 腘窝囊肿175

一、病因175

二、临床表现175

三、治疗176

第八节 髌骨软化症176

一、病因176

二、临床表现176

三、治疗176

第十六章 脊神经后支痛的诊断和治疗177

第一节 应用解剖177

一、颈神经后支177

二、胸神经后支178

三、腰神经后支178

四、骶神经后支179

五、尾神经后支179

第二节 常见脊神经后支痛的诊断和治疗179

一、颈神经后支痛179

二、胸神经后支痛181

三、腰神经后支痛182

四、骶尾神经后支痛184

第十七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185

第一节 椎间盘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185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186

一、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186

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部因素187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非菌性炎症及免疫反应189

一、髓核组织的致炎症作用189

二、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中的炎症物质189

三、非菌性炎性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能作用192

四、免疫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能作用192

第四节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的特殊问题193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的机械性压迫193

二、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194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194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195

五、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害程度的分类196

六、神经根粘连的原因196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97

一、临床表现197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202

三、影像学检查204

四、诊断204

五、鉴别诊断204

第六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205

一、治疗原则205

二、非手术疗法206

三、手术治疗方法212

第七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中的误区212

一、症状与体征的误区213

二、影像检查的误区214

三、诊断的误区215

四、选择治疗方法的误区215

五、手术治疗的误区216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219

第一节 桡管综合征219

一、解剖学基础220

二、病因与病理学221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221

四、鉴别诊断222

五、治疗223

第二节 肘管综合征223

一、解剖学基础224

二、病因与病理学225

三、临床表现226

四、诊断228

五、鉴别诊断228

六、治疗229

第三节 腕管综合征230

一、解剖学基础230

二、病因和分型232

三、病理生理学机制233

四、病理学234

五、临床表现23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36

七、治疗236

第四节 腕尺综合征237

一、解剖学基础238

二、病因239

三、临床表现24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41

五、治疗241

第五节 旋前圆肌综合征241

一、解剖学基础242

二、病因242

三、临床表现242

四、鉴别诊断242

五、治疗243

第六节 旋后圆肌综合征243

一、解剖学基础243

二、临床表现243

三、治疗方法244

第七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244

一、解剖学基础244

二、病因和病理244

三、临床表现24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45

五、治疗246

第八节 前骨间神经卡压综合征246

一、病因246

二、临床表现246

三、诊断247

四、治疗247

第九节 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247

一、解剖学基础248

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248

三、治疗249

第十节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250

一、解剖与病理250

二、病因250

三、临床表现250

四、治疗250

第十一节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51

一、解剖学基础251

二、病因252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252

四、治疗252

第十二节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253

一、解剖学基础253

二、病因253

三、临床表现253

四、治疗253

第十三节 跖管综合征254

一、解剖学基础254

二、病理学254

三、临床表现254

四、诊断255

五、治疗255

第十九章 皮肤瘢痕痛的治疗256

第一节 瘢痕形成及其痛的机制256

一、瘢痕形成的机制256

二、瘢痕的类型256

三、瘢痕痛的机制256

第二节 皮肤瘢痕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57

一、临床表现257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257

第三节 皮肤瘢痕痛的治疗257

一、去除病因258

二、疼痛的治疗258

三、心理治疗259

第二十章 妇科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2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260

一、妇科痛的解剖学260

二、妇科慢性疼痛的一般特征261

三、与妇女慢性疼痛有关的心理因素262

第二节 痛经262

一、痛经的类型和临床表现262

二、治疗263

第三节 月经中期痛264

一、类型和临床表现265

二、发病机理265

三、治疗265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266

一、病因266

二、诊断266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急腹症268

四、鉴别诊断268

五、治疗268

第五节 慢性盆腔炎270

一、神经解剖学270

二、内脏痛的机制271

三、病理学271

四、临床表现272

五、鉴别诊断272

六、治疗273

第六节 盆腔瘀血综合征274

一、病因27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276

三、治疗278

第七节 性交痛279

一、病因学279

二、诊断280

三、治疗措施280

第八节 妇科肿瘤引起的疼痛280

一、概述280

二、药物治疗281

三、神经阻滞疗法282

四、神经外科技术283

第九节 经前期综合征283

一、临床表现283

二、诊断284

三、鉴别诊断285

四、治疗285

第十节 更年期综合征287

一、临床表现287

二、诊断288

三、治疗措施289

第二十一章 老年人疼痛的治疗290

第一节 基本问题290

一、老年人疼痛的发病概况290

二、年龄对疼痛感觉的影响291

三、老年人疼痛评估的特殊性291

四、临终前疼痛292

五、老年人急性疼痛292

六、老年人慢性疼痛293

七、老年人疼痛药物治疗的特点294

八、老年人急性疼痛的治疗295

九、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295

第二节 老年人膝部疼痛296

一、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296

二、痛风性关节炎303

三、半月板损伤304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305

五、腘窝囊肿引起的膝后痛306

六、腓肠豆综合征306

七、膝关节骨坏死性疼痛307

八、膝关节紊乱症308

九、膝关节周围钙化所致的双腿痛308

十、髌下脂肪垫肥厚309

第三节 老年人下肢疼痛309

一、老年人不安腿综合征309

二、老年人结肠功能紊乱性腰背痛310

三、老年人阴道炎性腰腿痛311

四、骼胫束摩擦综合征(弹响髋)311

五、慢性氟中毒所致的腰腿痛312

六、布鲁氏菌性骶骼关节炎312

七、老年妇女绝经期下肢疼痛313

八、老年人足跟痛313

第四节 老年人腰背痛314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314

二、慢性疲劳性腰背痛314

三、老年人便秘性腰背痛315

四、急性功能障碍性腰痛315

五、复发性腰痛316

六、阔筋膜张肌挛缩316

七、精神创伤性腰背痛317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317

一、发病机理317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型318

三、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319

四、临床表现320

五、诊断321

六、治疗323

七、预防325

第二十二章 小儿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327

第一节 基本问题327

一、小儿疼痛诊断和治疗的特点327

二、小儿慢性疼痛的特点328

三、小儿疼痛的评估328

第二节 小儿腹痛330

一、概述330

二、腹痛的神经传导机制331

三、腹痛的病理生理332

四、小儿腹痛的病因334

五、小儿腹痛的临床特点336

六、小儿腹痛的诊断要点338

七、小儿腹痛诊断的注意事项343

八、小儿腹痛的治疗343

第三节 小儿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344

一、小儿偏头痛的发病率345

二、小儿偏头痛的促发因素345

三、小儿偏头痛的临床特点345

四、小儿偏头痛的分型和特点346

五、小儿偏头痛的脑电图特点348

六、小儿偏头痛的诊断348

七、小儿偏头痛的预后348

八、小儿偏头痛的治疗349

第四节 小儿颈源性头痛349

一、头部的神经支配349

二、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49

三、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350

四、小儿颈源性头痛的治疗350

第五节 其他类型的小儿慢性疼痛及其治疗351

一、小儿背腰腿痛351

二、小儿生长痛352

三、小儿带状疱疹性疼痛353

四、创伤后胸腹痛354

第三篇 特殊疼痛的治疗357

第二十三章 心绞痛的神经阻滞疗法357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357

一、冠状动脉的解剖357

二、心脏的神经支配358

第二节 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360

一、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特点360

二、冠状动脉循环的调节361

三、心肌需氧与供氧失衡362

四、冠状动脉痉挛363

五、心肌梗死时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364

第三节 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364

一、心纹痛364

二、心肌梗死367

三、隐匿型冠心病368

四、心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368

第四节 高位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冠心病369

一、机制369

二、TESB治疗冠心病的适应证370

三、TESB的操作及管理371

第二十四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神经毁损治疗374

第一节 基本问题374

一、概述374

二、发生机制374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375

第二节 临床治疗375

一、药物治疗376

二、神经毁损治疗376

三、心理治疗378

四、其他治疗方法378

第二十五章 背痛的神经阻滞治疗380

第一节 基本问题380

一、背痛的机制380

二、背痛的检查和评估381

三、背痛的临床诊断方法383

第二节 背痛患者的一般治疗385

一、治疗的目的385

二、治疗原则385

三、有创性治疗的时机386

四、控制疼痛是治疗的关键386

五、物理治疗387

六、痛点注射387

第三节 神经阻滞疗法387

一、有创性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证387

二、神经阻滞治疗388

三、神经阻滞疗法的优、缺点390

第四节 关节突关节阻滞疗法390

一、概述390

二、关节突关节的解剖391

三、关节突关节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91

四、关节突关节阻滞的操作技术391

五、治疗效果393

六、关节突关节阻滞的并发症393

第五节 常见的背痛性疾病393

一、肩胛背部软骨组织疾患393

二、胸椎强直性脊柱炎395

三、胸椎间盘突出症396

四、棘上韧带炎398

五、棘间韧带炎398

第二十六章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400

第一节 基本问题400

一、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的类型400

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401

三、常用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401

第二节 CRP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403

一、命名403

二、临床特征404

三、诊断标准405

四、治疗405

第二十七章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408

第一节 应用解剖408

一、三叉神经的中枢传导通路408

二、三叉神经根与脑膜的关系409

三、三叉神经的重要分支409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学和病原学410

一、病理学410

二、病原学因素411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414

一、临床表现414

二、三叉神经痛的诊断414

三、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415

第四节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416

一、一般疗法417

二、三叉神经痛注射疗法420

三、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426

四、射频热凝疗法431

五、冷冻镇痛疗法433

六、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35

七、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法436

八、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436

九、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438

第二十八章 风湿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440

第一节 基本问题440

一、风湿性疾病的分类440

二、风湿性疼痛综合征的特点443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443

一、临床表现444

二、临床诊断和功能状态分级444

三、辅助检查445

四、鉴别诊断446

五、治疗447

第三节 痛风性关节炎449

一、临床表现449

二、辅助检查450

三、诊断450

四、治疗451

第四节 银屑病性关节炎452

一、临床表现453

二、辅助检查454

三、鉴别诊断454

四、治疗455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456

一、临床表现456

二、辅助检查458

三、诊断459

四、鉴别诊断460

五、治疗460

第六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462

一、临床表现463

二、诊断464

三、鉴别诊断464

四、治疗465

第七节 雷诺综合征466

一、临床表现466

二、辅助检查467

三、鉴别诊断467

四、治疗468

第八节 多发性肌炎469

一、临床表现469

二、辅助检查47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471

四、治疗471

第九节 风湿性多肌痛472

一、临床表现47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472

三、辅助检查473

四、治疗措施473

第二十九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474

第一节 病因及病理学474

一、病因474

二、病理学474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475

一、临床表现475

二、诊断476

三、鉴别诊断477

第三节 治疗477

一、一般疗法478

二、中医中药治疗478

三、药物治疗479

四、物理疗法481

五、腰交感神经阻滞术481

六、静脉内局部交感神经阻滞482

七、手术疗法484

第三十章 癌痛的诊断485

第一节 癌性疼痛的发生机制485

第二节 癌痛的特点486

一、全方位疼痛486

二、势不可挡的疼痛486

三、伴有强烈的自主神经异常487

四、伴有心理学异常487

五、伴体躯体化症状488

六、痛苦与疼痛同时存在488

七、社会性疼痛488

八、精神性疼痛488

第三节 癌痛的强度、分布、性质及并发症489

一、癌痛的强度489

二、癌痛的分布490

三、癌痛的性质491

四、癌痛的分类491

第四节 癌痛综合征的诊断495

一、骨转移癌痛综合征495

二、盆腔癌痛综合征495

三、癌性肝痛综合征495

四、癌性肠绞痛综合征495

五、癌性胸痛综合征496

六、癌性臂丛神经痛综合征496

七、脑瘤所致的头痛综合征496

八、颅底转移癌痛综合征496

九、颈髓或腰髓压迫癌痛综合征496

十、脑脊膜癌痛综合征497

第五节 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497

一、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497

二、生活质量的定义及内容497

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内容和作用498

四、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定499

五、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500

第六节 癌痛治疗过程中的诊断评估504

一、确认癌痛的治疗原则是否正确504

二、三阶梯方案控制癌痛中的诊断评估505

第三十一章 癌痛的药物治疗510

第一节 基本问题510

一、药物治疗是癌痛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510

二、确定癌痛的原因对治疗非常重要510

三、提高全体临床医师对治疗癌痛的认识511

四、要求控制癌痛患者的权利511

五、癌痛患者在治疗中的义务511

六、患者自我疼痛评估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512

七、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癌痛分级(VRS)512

八、癌痛缓解程度分级513

九、注意用药过程监护513

十、提高癌痛患者用药质量513

第二节 癌痛药物治疗的方案513

第三节 第一阶梯镇痛方案514

一、概述514

二、非甾类抗炎药的分类515

三、非甾类抗炎药的药理学515

四、常用的非甾类抗炎药516

五、非甾类抗炎药的合理用药方法521

第四节 第二阶梯镇痛方案522

一、概述522

二、第二阶梯镇痛常用的药物522

第五节 第三阶梯镇痛方案525

一、概述525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526

三、第三阶梯镇痛常用的药物527

四、第三阶梯镇痛治疗中的特殊问题535

第三十二章 癌痛的射频治疗536

第一节 无线电波法536

一、概述536

二、治癌机理537

三、设备与治疗方法537

第二节 射频热凝疗法538

一、概述538

二、头颈部癌痛的射频治疗540

三、星状神经节的射频损伤治疗544

四、胸部癌痛的射频损伤治疗545

五、腹部癌痛的射频损伤技术547

六、腰部癌痛的射频损伤治疗548

七、骶部癌痛的射频治疗549

八、经皮前外侧神经毁损术549

第三十三章 癌痛的在家治疗552

第一节 概述552

第二节 家庭成员与癌痛治疗的关系553

第三节 癌痛患者在家治疗的方法554

一、在家治疗的主要内容554

二、在家治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58

三、在家治疗的基本程序558

四、在家治疗的基本配置和人员组成559

第三十四章 癌痛的神经损毁治疗5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560

一、神经破坏性阻滞的生理机制560

二、神经冲动传导的神经生理学561

三、神经松解药对神经组织的作用561

四、神经破坏性阻滞的适应证和应用时机的选择561

五、患者的选择和注意事项562

第二节 常用的神经松解药563

一、乙醇563

二、苯酚564

三、其他神经松解药565

第三节 应用神经破坏性阻滞的必要性566

第四节 周围神经破坏性阻滞568

第五节 蛛网膜下隙神经破坏性阻滞569

一、概述569

二、蛛网膜下隙乙醇阻滞570

三、蛛网膜下隙注射苯酚甘油溶液572

四、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间隙神经松解术的比较574

第六节 硬膜外间隙神经破坏性阻滞575

一、概述575

二、硬膜外间隙苯酚甘油阻滞法575

三、硬膜外间隙乙醇阻滞法576

四、骶神经阻滞576

第七节 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577

一、解剖与生理577

二、操作技术577

三、适应证579

四、副作用和并发症580

第八节 颈交感神经节破坏性阻滞581

一、解剖与生理582

二、操作方法582

三、适应证583

四、并发症583

第九节 胸交感神经节破坏性阻滞583

一、解剖与生理584

二、操作方法584

三、适应证584

四、并发症584

第十节 腰交感神经节破坏性阻滞585

一、解剖与生理585

二、阻滞操作方法585

三、适应证586

四、并发症586

第十一节 脑神经破坏性阻滞586

第十二节 脑垂体破坏术587

一、概述587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587

三、副作用和并发症588

四、脑垂体破坏性阻滞的镇痛效果588

第十三节 下腹上部神经阻滞589

第三十五章 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590

第一节 基本问题590

一、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必要性590

二、癌痛患者的心理变化591

三、癌痛患者的精神障碍592

四、焦虑和癌痛592

五、抑郁症和癌痛593

第二节 癌痛患者的心理评价和方法594

一、忧郁自评量表594

二、Harmilton焦虑量表595

第三节 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时机596

一、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适应证596

二、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介入时间597

第四节 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作用598

一、改善不良情绪598

二、增加积极的应对反应598

三、促使日常活动丰富多彩599

四、积极寻求社会支持599

五、改善自我认知600

六、改善性功能600

七、增进食欲601

八、提高机体的免疫力601

九、减轻疼痛和治疗的副作用601

十、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社会质量602

第五节 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602

一、以语言为主的心理治疗602

二、操作性心理治疗606

第六节 癌痛患者心理问题的药物治疗607

一、抗抑郁药607

二、抗焦虑药物614

第三十六章 小儿癌痛的治疗619

第一节 小儿癌痛处理的现状和特点619

第二节 诊断操作过程中的镇痛处理620

一、初诊时存在的疼痛及心理状态620

二、临床操作时疼痛的原因620

三、镇痛措施621

四、几种常规操作的镇痛处理623

第三节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镇痛处理624

一、手术后镇痛治疗624

二、私膜炎的疼痛治疗625

三、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镇痛处理625

四、感染性疼痛的治疗626

五、急腹症的疼痛治疗626

六、手术后神经性痛的治疗626

七、抗肿瘤药引起的疼痛的处理626

第四节 长期生存癌症患儿慢性疼痛的治疗627

第五节 肿瘤发展过程中的镇痛治疗627

一、药物“三阶梯”镇痛治疗628

二、椎管内镇痛和神经破坏性镇痛633

第三十七章 骨转移性癌痛的诊断与治疗635

第一节 基本问题635

一、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635

二、癌症转移的途径636

三、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特征638

四、骨转移性癌痛的机制638

第二节 常见的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638

一、颅底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638

二、颈椎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639

三、骨转移癌性胸痛综合征641

四、脊椎转移癌痛综合征641

第三节 骨转移性癌痛的治疗644

一、药物治疗644

二、核素治疗647

三、神经阻滞650

四、选择性神经毁损术650

五、放射治疗651

六、骨吸收抑制剂的应用652

七、手术治疗654

第四篇 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661

第三十八章 患者自控镇痛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661

第一节 基本问题661

一、PCA的药理学基础661

二、PCA的临床分类662

三、PCA的专用术语664

第二节 与PCA专用设备有关的问题666

一、对PCA装置的要求666

二、常用商业性PCA泵介绍668

三、PCA装置的附件672

四、PCA装置的异常情况报警和显示672

第三节 PCA镇痛药物的选择和应用673

一、常用药物及其选择673

二、负荷剂量的应用675

三、PCA药物的配伍675

第四节 PCA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676

一、适用范围676

二、PCA效果评价的指标679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680

四、PCA的优、缺点680

第五节 PCA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及处理681

一、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681

二、机械故障及操作不当682

三、镇痛效果不良及其处理682

第三十九章 椎间盘突出症的溶解疗法及临床应用683

第一节 基本问题683

一、正常椎间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683

二、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化学变化684

三、溶盘酶的选择684

第二节 胶原酶溶解术686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686

二、胶原酶溶解术的常用方法687

三、操作注意事项689

四、治疗后的特殊处理690

五、胶原酶溶解疗法的副作用及其处理691

六、并发症及处理691

七、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效果的评价693

第三节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的误区695

一、对酶类药物认识和使用上的误区695

二、对相关理论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696

三、专业思维方式上的误区697

四、命名上的误区698

五、培训推广工作中的误区699

第四节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700

一、概述700

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效果700

第四十章 疼痛的交感神经阻滞疗法702

第一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702

一、交感神经中枢702

二、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702

三、交感神经节703

四、壁内神经节705

五、交感神经丛705

第二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706

一、适应证的选择706

二、操作技术707

三、并发症709

第三节 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711

一、适应证711

二、操作方法711

三、并发症712

第四节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712

一、适应证712

二、操作方法713

三、并发症713

第五节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714

一、适应证的选择714

二、操作方法714

三、并发症717

第六节 内脏神经阻滞术718

一、适应证的选择718

二、操作方法719

三、并发症719

第七节 肠系膜下神经丛阻滞术720

一、适应证的选择720

二、操作方法720

三、并发症720

第八节 上腹下神经丛阻滞术721

一、适应证的选择721

二、操作方法721

三、并发症721

第九节 奇神经节阻滞术722

一、适应证的选择722

二、操作方法722

三、并发症722

第十节 其他交感神经阻滞术722

第四十一章 疼痛的椎旁神经阻滞治疗724

第一节 颈椎椎旁神经阻滞724

一、应用解剖724

二、操作技术726

三、临床应用727

四、并发症与注意事项729

第二节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729

一、应用解剖729

二、操作技术730

三、临床应用730

四、并发症与注意事项733

第三节 腰椎椎旁神经阻滞733

一、应用解剖733

二、操作技术734

三、临床应用735

第四十二章 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737

第一节 基本问题737

一、物理治疗的范围737

二、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738

三、治疗方法的运用738

四、物理治疗的反应及处理739

第二节 电疗法740

一、直流电疗法740

二、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742

三、低频脉冲电疗法745

四、中频电疗法749

五、高频电疗法752

第三节 光疗法756

一、红外线疗法756

二、紫外线疗法758

第四节 超声波疗法761

一、治疗作用761

二、治疗技术761

三、注意事项762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762

第五节 磁场疗法763

一、磁场的类型763

二、治疗作用763

三、治疗技术763

四、注意事项764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764

第六节 温热疗法765

一、常用方法765

二、注意事项765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765

第七节 激光疗法766

一、种类766

二、作用机制766

三、治疗方式和方法767

四、注意事项768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768

第四十三章 疼痛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770

第一节 基本问题770

一、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通路770

二、手术治疗疼痛的适应证771

三、手术的部位和要求771

第二节 脊髓水平的神经外科镇痛手术772

一、脊神经后根切断术772

二、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773

三、脊髓前连合切开术774

四、脊髓后根入髓区毁损术775

五、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777

第三节 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778

一、脑立体定向毁损技术778

二、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779

三、丘脑内髓板内核群毁损术780

四、丘脑枕核毁损术781

第四节 其他常用神经外科镇痛手术782

一、立体定向双侧扣带回前部毁损术782

二、立体定向中脑传导束毁损术783

三、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785

第五节 慢性电刺激镇痛术787

一、周围神经电刺激镇痛术787

二、脊髓电刺激镇痛术788

三、脑深部电刺激镇痛术789

第六节 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后处理791

一、并发症791

二、手术后处理792

第五篇 其他797

第四十四章 部分非疼痛性疾病的相关治疗797

第一节 面神经炎797

一、病因797

二、临床表现79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798

四、治疗799

第二节 痉挛800

一、面肌痉挛800

二、痉挛性斜颈802

三、小舞蹈病803

四、破伤风804

第三节 膈肌痉挛806

一、病因807

二、临床表现807

三、诊断808

四、治疗808

第四节 神经炎和神经根炎809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810

二、多发性神经炎812

三、单神经炎814

第五节 眩晕815

一、内耳眩晕症815

二、颈性眩晕817

三、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818

四、中耳炎所致的迷路炎818

第六节 神经衰弱818

一、病因819

二、临床表现819

三、诊断820

四、治疗820

第七节 不定陈诉综合征821

一、病因和分类821

二、临床表现821

三、诊断依据822

四、治疗822

第八节 不安腿综合征823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823

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823

三、治疗824

第九节 肢端感觉异常症825

一、病因和病理变化825

二、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82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826

四、治疗827

第十节 发作性嗜睡病827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827

二、临床表现82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828

四、治疗828

第四十五章 戒毒治疗829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及分类829

一、毒品的概念829

二、毒品的分类829

第二节 常见毒品的性状和特点830

一、阿片830

二、吗啡830

三、二醋吗啡831

四、大麻831

五、可卡因832

六、仙人球毒碱832

七、麦角酸二乙酰胺832

八、苯环己派啶833

九、苯丙胺及甲基苯丙胺833

第三节 吸毒的方式、临床表现与诊断833

一、吸毒的方式833

二、吸毒的临床表现834

三、实验室检查834

四、毒品成瘾的诊断标准835

第四节 吸毒的预防和戒除835

一、吸毒的预防835

二、急性脱瘾836

三、特殊患者的戒毒839

四、戒毒过程中的急诊840

五、戒毒患者的康复治疗842

六、戒毒治疗效果判断标准842

七、戒毒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842

第四十六章 失眠的神经阻滞治疗844

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调节844

一、慢波睡眠844

二、快速动眼睡眠845

第二节 失眠的病因845

一、躯体因素性失眠845

二、药物相关性失眠845

三、环境因素性失眠846

四、精神因素性失眠846

五、人体生物钟性失眠846

第三节 失眠的治疗846

一、一般治疗846

二、神经阻滞治疗847

中英文索引848

主要参考文献8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