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生物化学
  • 张子健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0496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概念和内容1

第二节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3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5

第四节 生物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6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8

第一节 概述8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9

一、氨基酸的结构9

二、氨基酸的分类10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12

四、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20

第三节 肽23

一、肽、肽键和肽链23

二、重要的活性肽25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26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7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9

第五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5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5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6

第六节 蛋白质的性质37

一、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37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38

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39

四、蛋白质的变性40

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41

第七节 蛋白质的分类42

一、简单蛋白质43

二、结合蛋白质43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45

第一节 核酸的组成及分布45

一、元素组成45

二、核酸的组成46

三、核酸的种类及分布51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53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54

二、DNA双螺旋的空间结构56

三、RNA的空间结构63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68

一、细胞中核酸分子的大小及测定68

二、一般性质69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70

四、核酸的变性与复性70

第四节 核酸的衍生物73

一、cAMP76

二、cGMP76

第四章 酶78

第一节 概述78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78

二、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异同79

第二节 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80

一、酶的分子组成80

二、酶蛋白的结构80

三、辅助因子82

四、酶的活性部位和必需基团84

五、酶原和酶原的激活84

第三节 酶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86

一、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86

二、酶的作用机理87

第四节 酶促反应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93

一、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93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94

三、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94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00

五、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01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01

七、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02

第五节 酶活力的测定105

第六节 酶的分类和命名106

一、酶的分类106

二、酶的命名107

第七节 酶的分离提纯和保存108

一、破碎细胞和抽提108

二、纯化109

三、酶的保存109

第八节 酶的应用110

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112

第一节 概述112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112

一、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113

二、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115

三、泛酸和辅酶A117

四、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117

五、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120

六、生物素122

七、叶酸和叶酸辅酶123

八、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2辅酶125

九、维生素C(抗坏血酸)126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128

一、维生素A128

二、维生素D130

三、维生素E131

四、维生素K132

第六章 糖代谢134

第一节 糖的酶促降解134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135

二、纤维素的酶促水解137

三、双糖的酶促水解137

四、淀粉的消化137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138

一、糖的无氧分解138

二、糖的有氧氧化147

三、磷酸戊糖途径155

四、乙醛酸循环160

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162

一、蔗糖的合成162

二、淀粉的合成163

三、糖元的生物合成164

四、糖的异生作用165

第七章 生物氧化169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169

一、生物氧化169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169

三、生物氧化的部位170

第二节 生物氧化的类型和二氧化碳的生成170

一、生物氧化的类型170

二、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171

第三节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172

一、呼吸链的概念172

二、呼吸链的种类173

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173

四、呼吸链的组成173

五、电子传递的抑制剂178

六、呼吸链的其它类型178

第四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179

一、自由能和高能化合物179

二、ATP的形成180

三、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182

四、合成ATP的酶系185

五、氧化磷酸化机理185

第五节 ATP的作用186

第八章 脂类代谢188

第一节 脂类的酶促降解188

一、脂肪(甘油三酯)的水解188

二、类脂的水解189

第二节 脂肪分解代谢190

一、脂肪酸的β-氧化190

二、甘油氧化195

三、酮体生成和利用196

第三节 脂肪合成代谢199

一、胞浆中饱和脂肪酸合成199

二、线粒体(或内质网)中脂肪酸合成——脂肪酸碳链伸长202

三、不饱和脂肪酸合成203

四、α-磷酸甘油生成203

五、脂肪合成204

第四节 磷脂代谢205

一、甘油磷脂合成代谢205

二、甘油磷脂分解代谢207

第五节 胆固醇代谢208

一、胆固醇合成代谢208

二、胆固醇的转变与排泄209

第九章 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217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217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219

一、脱氨基作用219

二、脱羧基作用223

三、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225

四、氨的代谢转变226

五、α-酮酸的代谢转变231

第三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232

一、还原氨基化234

二、转氨基作用235

三、氨基酸之间的转化236

第十章 核酸的代谢238

第一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238

一、核酸的酶促降解238

二、碱基的分解代谢239

第二节 核苷酸的合成242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243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245

三、脱氧核苷酸的生成248

四、胸苷酸的合成250

第三节 DNA的合成252

一、DNA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252

二、DNA复制的机制254

第四节 DNA损伤的修复265

一、DNA修复机制265

二、DNA损伤的修复与皮肤癌268

第五节 RNA的合成268

一、基因转录产生RNA268

二、无序的类似RNA聚合物的形成278

第六节 逆向转录280

一、逆向转录的概念281

二、逆向转录酶282

三、原核生物中RNA病毒的复制282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84

第一节 蛋白质的合成体系284

一、mRNA的作用原理284

二、tRNA的作用原理290

三、核糖体292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有关的酶和因子294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296

一、氨基酸的活化296

二、核糖体循环297

三、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与处理301

四、新生蛋白质的去向303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304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04

一、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304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05

三、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06

四、核酸代谢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07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 和控制309

一、酶水平的调节309

二、激素水平的调节317

三、神经水平的调节320

主要参考文献322

编后语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