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通史 两宋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化通史 两宋卷
  • 郑师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86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两宋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通史 两宋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变古的时代与文化上的变古5

第一节 变古时代的文化新思潮7

一、理学的勃起7

二、经济新因子与文化新气象10

第二节 右文政策下的宋文化14

第三节 宋文化与社会19

一、宋文化与历史的走向19

二、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22

第二章 宋文化的时代精神25

第一节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经世观念27

第二节 文化上的创新、兼容精神30

一、创新精神30

二、兼容精神34

第三节 都市文化:市井细民的精神需求36

第三章 文化纷争与融会39

第一节 王霸义利之辨41

第二节 华夷之辨47

第三节 朋党论与“党禁”53

第四节 儒释道融会57

第四章 各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宋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67

第一节 北方各少数民族对宋文化的吸纳69

一、辽、宋之间的文化交往69

二、宋文化与党项族75

三、宋文化与女真族的封建化78

第二节 宋文化对亚洲文化的影响82

一、宋文化在越南的传播82

二、宋文化对朝鲜的影响87

三、宋文化在日本91

第三节 海上“丝绸之路”与宋文化的辐射96

一、阿拉伯:宋文化向西方传播的中介96

二、宋文化传入其他东南亚诸国99

三、火器、印刷术的西传103

第四节 域外文化的内传105

第五章 学派纷呈的哲学思想107

第一节 张载、王安石的气学109

一、张载的“太虚即气”说109

二、王安石的道器论113

第二节程朱理学118

一、《太极图说》与《通书》118

二、二程的“天理”论122

三、朱熹:理学集大成者129

第三节 陆九渊的心学137

第四节 陈亮、叶适的实学143

一、陈亮的永康之学143

二、叶适的永嘉之学146

第五节 邵雍的象数学149

第六章僧、道与秘密宗教153

第一节 宋代佛教的命运155

一、佛教在宋代的沉浮155

二、佛教宗派157

三、援佛入儒160

四、佛说与文学166

第二节 道教与宋代政治及文化168

一、崇道教168

二、道派兴衰176

三、陈抟及其他道家177

四、儒道融合179

第三节 民间秘密宗教181

一、庞杂的秘密宗教182

二、盛炽的秘密宗教186

三、组织、法规与活动187

第四节 巫觋与巫术191

一、巫觋191

二、巫术横行与禁巫194

第七章 发达的教育199

第一节 门类齐全的官学教育201

一、中央官学201

二、地方州县学206

第二节 繁荣、兴盛的书院教育207

一、书院源流208

二、北宋的书院教育208

三、南宋书院的兴盛210

第三节 科举制度新发展213

一、贡举214

二、制举220

三、童子举、武举、“三舍法”221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222

一、重教思想222

二、重视德行修身的思想225

三、蒙童教育思想227

四、务实循序的教育方法229

第八章 繁荣的史学和史学的走向233

第一节 中古史学的极盛时期235

一、修史机构的完善235

二、新史体的创立238

三、史学思想的发展239

第二节 理学和史学的相互影响241

一、理学和史学241

二、天理论和历史盛衰论243

三、正统论和史书编纂253

第三节 历史因革论和经世事功之学259

一、历史因革论259

二、事功之学与经世之学267

第四节 史学批评与《通志》271

第五节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277

一、金石学成就278

二、方志、杂史与笔记282

第九章 气势非凡的宋代文学291

第一节 古文运动与散文名家293

一、北宋初期的古文运动294

二、欧阳修、王安石与北宋中叶的古文运动297

三、北宋古文运动的殿军——苏轼303

四、古文运动后的宋代散文307

第二节 诗风与诗派308

一、宋初诗风与流派308

二、北宋中叶的复古诗派309

三、革新派与北宋诗歌创作的繁荣312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316

五、陆游与南宋前期诗坛319

六、南宋晚期的诗派与诗人324

第三节 风格多样的宋词326

一、五代词风的延伸和发展327

二、开辟宋词新天地的柳永慢词330

三、“新天下耳目”的苏轼词334

四、繁荣兴旺的北宋后期词坛337

五、南宋前期风格多变的词风341

六、辛弃疾的爱国词344

七、南宋后期的“伤痕”词348

第四节 民间艺术的杰作——话本350

一、小说话本352

二、讲史话本356

第十章 绚丽多姿的艺苑357

第一节 绘画——一个鼎盛期的到来359

一、翰林图画院359

二、人物画362

三、山水画364

四、花鸟画367

五、水墨梅竹画369

六、壁画370

第二节 书风与书家371

一、宋初书风371

二、书法四大家373

三、徽宗与瘦金体377

四、书学研究379

第三节 乐舞与都市文娱380

一、音乐380

二、舞蹈387

三、城市娱乐390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之光405

第一节 天文学与数学的新高峰407

一、天文学的发现、发明与著作407

二、辉煌的数学409

第二节三大发明413

一、火药与火药武器413

二、指南针的发明及应用414

三、毕昇与活字印刷416

第三节 沈括与《梦溪笔谈》417

第四节 全面发展的医药学420

第五节 地学与农学422

第六节 瓷器、冶炼与建筑425

一、瓷器工艺425

二、冶炼技术的提高428

三、建筑业的辉煌429

第十二章 宋代社会时尚435

第一节 多彩的生活方式437

一、服饰风格的多样437

二、餐饮业的发达441

三、宅第的豪华443

四、交通工具的改进445

第二节 繁缛复杂的礼俗446

一、婚嫁习俗447

二、生育习俗451

三、丧葬礼俗451

第三节 多样的节日娱乐454

一、传统节日与娱乐454

二、诸圣节461

三、诸庆节461

四、祀神节462

第四节 行会时尚463

参考书目466

再版后记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