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准备管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生产准备管理
  • 昝云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2709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228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核电站-工业企业管理:生产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产准备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2

1.1 核电站生产准备的地位与模式2

1.2 思路与目标3

1.2.1 进度控制3

1.2.2 预算控制3

1.2.3 安全和质量控制3

1.2.4 高标准4

1.3 组织与管理原理4

1.3.1 项目管理简介4

1.3.2项目组织机构5

1.4 组织与管理主要方法6

1.4.1 计划管理与控制体系6

1.4.2 安全监督体系8

1.4.3 质量管理体系8

1.4.4 人员培训体系10

1.4.5 综合文件管理体系11

1.4.6 设备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12

1.4.7 执照申请14

1.4.8 统一的移交接产组织体系14

1.4.9 电站信息管理系统15

1.5 评价与展望16

第2章 计划与控制20

2.1 概述20

2.1.1 特点20

2.1.2 计划编制要点22

2.1.3 过程管理和控制23

2.2 生产准备工作大纲23

2.2.1 大纲的制定24

2.2.2 主要内容25

2.2.3 大纲的执行27

2.3 生产准备计划和指标管理28

2.3.1 生产准备计划管理体系28

2.3.2 生产准备指标管理体系34

2.4 生产准备预算管理体系36

2.4.1 组织机构36

2.4.2 预算编制38

2.4.3 预算的执行管理和控制39

2.4.4 建立有效的生产准备预算管理手段42

2.4.5 接口与协调43

第3章 组织机构设置与动作48

3.1 概述48

3.2 生产准备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运作50

3.2.1 思路50

3.2.2 组织机构的设置52

3.2.3 评价55

3.3 运行组织机构设置与建立56

3.3.1 组织机构的设置思路56

3.3.2 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59

3.3.3运行值组建60

3.3.4 管理制度的建立61

3.4 安全监督组织机构设置与运作63

3.4.1 组织机构的设置思路和构想63

3.4.2 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65

3.4.3 管理制度的建立66

3.5 维修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运作67

3.5.1 设置思路与模式67

3.5.2 组织机构设置与运作70

3.5.3 比较与评价74

3.6 技术支持组织机构设置与运作74

3.6.1 思路和模式74

3.6.2 设置与运作77

3.6.3 专项组织方法79

3.7 其他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运作80

3.7.1 培训80

3.7.2 文档管理81

3.7.3 计划管理83

3.7.4 行政后勤与保卫83

3.7.5 其他机构85

3.7.6 横向工作委员会86

第4章 人员招聘与培训90

4.1 概述90

4.1.1 人员招聘90

4.1.2 人员招聘后的培训91

4.2 人员准备92

4.2.1 适时启动,分期实施93

4.2.2 科学的招聘计划93

4.2.3 全员培训和授权上岗94

4.2.4 持照人员和技术骨干重点培训95

4.3 组织与实施96

4.3.1 思路与原则96

4.3.2 培训组织体系96

4.3.3 培训方法98

4.3.4组织与实施99

4.3.5 过程管理和控制101

4.3.6 岗位授权102

4.4 运行人员培训103

4.4.1 概述103

4.4.2 持照人员培训105

4.4.3 现场人员培训106

4.4.4技术积累机制106

4.4.5 系统培训方法107

4.4.6 经验反馈108

4.5 维修人员培训109

4.5.1 特点109

4.5.2 政策110

4.5.3 组织与实施111

4.6 职业安全培训114

4.6.1 电站生产人员培训114

4.6.2 工业安全和辐射防护人员的培训116

4.6.3 工程人员的安全培训121

4.7 技术不同点培训教材编写122

4.7.1 技术不同点概述122

4.7.2 选题、结构和内容122

4.7.3 编写的组织方式125

4.7.4 对生产准备工作的意义125

第5章 程序编写128

5.1 概述128

5.1.1 目标和原则128

5.1.2 计划进度目标131

5.2 生产质量管理手册(PQOM)131

5.2.1 PQOM体系规划132

5.2.2 编写计划的制定和控制135

5.2.3 程序编写过程的质量控制135

5.2.4 程序体系和程序的优化137

5.3 运行程序138

5.3.1 思路138

5.3.2组织和管理138

5.3.3 程序的模板、格式与内容142

5.3.4 质量要求与控制142

5.3.5 进度要求与控制145

5.3.6 程序的录入146

5.3.7 程序编写的文件支持147

5.3.8 量化管理147

5.3.9程序编写的辅助目标148

5.3.10现场生效的组织与推动149

5.4 化学程序编写149

5.4.1 编写思路149

5.4.2 编写计划的制定与控制151

5.4.3 编写的组织与管理151

5.4.4 生效的组织与管理152

5.5 事故程序152

5.5.1 事故程序编写思路153

5.5.2 技术不同点的影响154

5.5.3 组织与实施157

5.5.4 生效的组织与实施158

5.5.5 接口与管160

5.6 核安全监督文件161

5.6.1 核安全监督的必要性161

5.6.2 监督大纲的基本要求164

5.6.3 编写组织与管理167

5.7 职业安全程序169

5.7.1 责任分工169

5.7.2 编写进度计划171

5.7.3 程序内容172

5.7.4 编写过程174

5.8 维修程序与维修实施大纲175

5.8.1 思路175

5.8.2 维修程序体系规划177

5.8.3 组织管179

5.8.4计划与实施180

5.9 技术支持程序183

5.9.1 思路184

5.9.2 范围184

5.9.3 主要内容185

5.9.4编写过程管理186

5.9.5 参考文件186

5.9.6生效过程管理187

5.10 程序数据库187

5.10.1简介187

5.10.2管理功能188

5.10.3维修实施大纲191

5.10.4编写功能191

第6章 安全与质量管理196

6.1 概述196

6.1.1 安全文化与质量文化196

6.1.2 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组织199

6.2 安全文化推进201

6.2.1 推进方案202

6.2.2 生产准备期间安全文化要素分析204

6.2.3 安全文化的评估210

6.2.4 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211

6.2.5 发展趋势与展望215

6.3 质量管理与推进216

6.3.1 原则217

6.3.2 方法217

6.4 生产准备自我评估导则和自我评估219

6.4.1 评估的范围220

6.4.2评估标准220

6.4.3评估方法221

6.4.4评估培训222

6.4.5评估结果223

6.4.6 改进行动及其跟踪225

6.4.7 发展趋势与展望225

6.5 外部评审的组织与管理225

6.5.1 意义226

6.5.2 组织和实施226

6.5.3 专家评审227

6.5.4 运行前的安全评审229

6.5.5 问题和经验233

6.6 5S活动的组织234

6.6.1 在核电站推广5S的意义234

6.6.2组织与推进235

6.6.3评价与展望237

6.7 调试期间安全管理238

6.7.1 调试接产阶段的安全特点238

6.7.2 责任与过程管理239

6.7.3 组织与推进240

6.7.4移交的安全检查240

6.7.5现场安全检查241

6.7.6 专项检查242

6.7.7 小结242

6.8 工业安全管理243

6.8.1 目的243

6.8.2管理体系设计244

6.8.3 计划制定和过程管理247

6.8.4物资器材准备252

6.8.5 责任划分及监督252

6.8.6评价与展望253

6.9 辐射防护管理254

6.9.1 管理体系255

6.9.2 技术准备256

6.9.3 辐射防护控制区建立与运作258

6.9.4 安全监督260

6.9.5 职业安全信息与风险咨询系统260

6.10 调试期间的核安全监督262

6.10.1堆芯装料前核安全监督条件的准备262

6.10.2装料后核安全监督的实施264

6.10.3堆芯装料后机组状态控制点的释放269

6.11 电站保卫与核材料实物保护269

6.11.1电站保卫270

6.11.2核材料实体保护270

6.12 经验反馈管272

6.12.1概述272

6.12.2主要内容274

6.12.3管理方法276

6.12.4生产准备期间经验反馈管理特点285

6.12.5群堆管理的经验反馈特点285

第7章 技术支持与准备288

7.1 概述288

7.2 工程参与290

7.2.1 工程设计参与和经验反馈290

7.2.2 维修和技术人员的工程参与294

7.2.3 化学人员的工程参与297

7.2.4 职业安全监督人员的工程参与299

7.2.5 保卫人员的工程参与302

7.2.6专项工作参与305

7.3 工程文件审查参与307

7.3.1 工程文件接收审查307

7.3.2 系统设计手册审查接收310

7.3.3 设计变更审查管理312

7.3.4 施工和安装竣工图审查314

7.3.5 评价和展望314

7.4 设备管理315

7.4.1 概述315

7.4.2 设备管理责任制316

7.4.3 经验反馈317

7.4.4 临时运行期间的设备管理318

7.4.5 设备技术不同点数据库318

7.4.6 设备管理数据库的建立321

7.4.7 设备状态跟踪管理325

7.5 仓库建设与备件准备328

7.5.1 概述328

7.5.2 物资准备工作的计划和目标328

7.5.3 技术准备与管理329

7.5.4 仓库建设和备件移交334

7.5.5 群堆管理模式下物资的管理339

7.6 工具接收与管理342

7.6.1 电站工具分类与特点342

7.6.2 管理原则与任务343

7.6.3 工具准备过程344

7.7 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347

7.7.1 概述347

7.7.2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351

7.7.3 生产准备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362

7.8 生产管理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管理368

7.8.1 总体方案设计368

7.8.2 网络的实施370

7.8.3关注点372

第8章 执照申请374

8.1 概述374

8.1.1 《核电厂建造许可证》申请374

8.1.2 《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申请375

8.1.3 《核电厂运行许可证》申请375

8.1.4 《核电厂退役批准书》申请376

8.2 《核电厂首次装料批准书》申请376

8.2.1 申请目的376

8.2.2 申请文件内容377

8.2.3 文件准备的组织管理381

8.2.4 首次装料的协调与管理383

8.3 核材料许可证的申请387

8.3.1 申请内容387

8.3.2 现场准备390

8.3.3 现场检查392

8.4 操纵人员执照申请393

8.4.1 基本要求393

8.4.2 申请过程的组织与管理394

8.4.3 组织管理要点396

8.5 保与应急准备398

8.5.1 目的与内容398

8.5.2 计划制定400

8.5.3 保体系建立与管理403

8.6 应急计划与准备406

8.6.1 相关性工作项目406

8.6.2 首次装料前的场内综合应急演习的组织与实施411

8.6.3 应急计划与准备的管理412

8.7 环保与应急四统一414

8.8 概率安全评价416

8.8.1 一般过程417

8.8.2组织管理418

8.8.3 生产准备阶段的PSA418

8.8.4 报告内容419

8.8.5 评价结果及应用420

8.8.6 前景421

第9章 移交接产426

9.1 概述426

9.2 移交接产的组织管428

9.2.1 基本概念428

9.2.2 移交接产体系的建立429

9.2.3 移交过程组织431

9.2.4评价与展望440

9.3 移交过程控制与跟踪系统441

9.3.1 意义441

9.3.2思路和策划441

9.3.3 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442

9.3.4 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443

9.3.5 评价446

9.4 运行接产组织管理与调试配合446

9.4.1 TOB与TOTO448

9.4.2 TOTO运行管理452

9.4.3 单系统调试参与454

9.4.4 机组联调管理455

9.4.5 设备可靠性跟踪管理458

9.5 化学接产准备460

9.5.1 概况460

9.5.2化验室筹建460

9.5.3 调试期间化学试剂和消耗品采购462

9.5.4 化学水处理系统接产期间的运行管理462

9.6 维修接产组织与管理463

9.6.1 维修部接产组织机构463

9.6.2 维修移交463

9.6.3维修接产计划467

9.7 现场维修的组织与管理468

9.7.1 维修特点468

9.7.2 现场维修队组织和管理469

9.7.3 现场服务和管理471

9.7.4 几个关注的问题472

9.8 文档接收与管理474

9.8.1 文档管理组织体系475

9.8.2文档一体化管理476

9.8.3 管理体系的建立481

9.8.4 馆藏、馆舍建设及设施配备483

9.8.5接收与管理486

9.8.6运行文件管理487

9.8.7 几个关注点492

9.9 固定资产管理和接收493

9.9.1 概述493

9.9.2 固定资产的分类和管理办法494

9.9.3 固定资产数据库的建立496

9.9.4 生产固定资产移交498

9.10 行政后勤498

9.10.1行政后勤支持498

9.10.2接产500

9.10.3关注点501

参考文献503

各章节作者名单505

后记507

附录一 大事记1

附录二 岭澳核电站生产准备总体执行计划(C.0版)7

附录三 岭澳核电站工程和生产准备里程碑17

附录四 电站基本系统代码20

附录五 部分组织机构和相关术语缩写29

附录六 厂房和构筑物代号和名称35

附录七 设备代号和名称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