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指南 1【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指南 1
  • 孙侠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054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98页
  • 主题词:民用飞机-结构设计-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指南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2

前言2

第1章 民用飞机研制的适航性要求概述3

1.1 民用飞机分类与适用的适航标准3

1.1.1 通用类飞机与适航标准3

1.1.2 运输类飞机与适航标准4

1.2 民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程序与研制阶段划分5

1.2.1 民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程序5

1.2.2 民用飞机研制阶段划分与主要工作内容10

1.3 民用飞机研制中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与方法15

1.3.1 型号合格审定基础编制15

1.3.2 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与方法16

1.4 结构与构造设计技术资料和试验的工程评审要求16

1.4.1 结构设计与分析的工程评审要求17

1.4.2 详细构造设计的工程评审要求21

1.5 试验产品制造符合性适航检查要求22

1.5.1 制造符合性适航检查范围的确定22

1.5.2 工程更改控制24

1.5.3 试验原型样机的适航性审定25

1.5.4 工艺过程评审25

1.5.5 飞机结构试验件26

1.5.6 飞机原型样机26

1.5.7 飞机原型样机的地面检查26

1.5.8 功能和可靠性的试验检查27

1.5.9 符合性检查记录报告28

第2章 运输类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29

2.1 运输类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理念29

2.2 运输类飞机结构静强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30

2.2.1 载荷30

2.2.2 安全系数31

2.2.3 结构强度许用值和结构强度设计32

2.2.4 静强度要求34

2.3 运输类飞机结构刚度(动强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35

2.4 运输类飞机结构疲劳(或耐久性)和损伤容限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38

2.4.1 损伤容限评定要求39

2.4.2 损伤容限(离散源)评定要求39

2.5 运输类飞机应急着陆与水上迫降抗坠撞损伤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40

2.5.1 应急着陆静力要求(§25.5 61)40

2.5.2 应急着陆动力要求(§25.5 62)41

2.5.3 水上迫降结构要求(§25.5 63)41

第3章 运输类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涉及的工作范围与适航条款43

3.1 确定飞机的外载荷43

3.1.1 飞行载荷43

3.1.2 地面载荷45

3.1.3 水面载荷46

3.2 结构静强度设计和结构要害构造详细设计与验证46

3.3 结构静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49

3.4 结构疲劳(或耐久性)和损伤容限设计与试验验证50

3.4.1 疲劳寿命分散系数51

3.4.2 疲劳和损伤容限设计工作51

3.5 飞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与试验验证52

3.6 鸟撞损伤评定52

3.7 飞机应急着陆和水上迫降抗坠撞损伤设计与试验验证53

3.8 结构声疲劳强度评定53

3.9 飞机振动和抖振特性分析与飞行试验验证53

3.1 0增压座舱设计与验证试验54

3.1 0.1 增压座舱强度试验54

3.1 0.2 增压座舱功能试验54

3.1 1燃油箱内压与振动试验55

第4章 通用类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57

4.1 通用类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理念57

4.2 通用类飞机结构强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58

4.3 通用类飞机结构刚度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60

4.4 通用类飞机结构疲劳和损伤容限设计与试验验证总体要求62

4.5 通用类飞机应急着陆抗坠撞损伤设计与验证总体要求65

第5章 通用类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涉及的工作范围与适航条款70

5.1 确定飞机的外载荷70

5.1.1 飞行载荷70

5.1.2 地面载荷72

5.2 结构静强度设计与结构要害构造详细设计与验证73

5.3 结构静强度分析与试验验证76

5.4 结构刚度设计与试验验证76

5.5 结构疲劳和损伤容限设计与试验验证77

5.6 飞机应急着陆抗坠撞损伤设计与试验验证77

5.7 增压座舱设计与试验验证78

5.8 燃油箱内压与振动试验79

附录A 大型客机起落架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要求的探讨81

A.1 大型客机起落架总体布局设计要求81

A.1.1 起落架在飞机侧视图上定位81

A.1.2 起落架在飞机俯视图上定位82

A.2 大型客机地面载荷适航符合性要求82

A.3 多支柱多轮起落架载荷分配设计及载荷预测要求85

A.3.1 前、主起落架载荷分配85

A.3.2 主起落架垂直总载荷分配85

A.3.3 飞机地面载荷(起落架载荷)预测要求85

A.3.4 多轮起落架的非对称载荷87

A.3.5 飞机顶升和系留载荷88

A.3.6 讨论88

A.4 大型客机起落架静强度设计与验证要求88

A.5 大型客机起落架功能设计适航符合性要求90

A.6 大型客机起落架疲劳评定适航符合性要求93

A.6.1 大型客机起落架寿命与可靠性要求93

A.6.2 大型客机起落架疲劳评定适航符合性要求93

A.6.3 关于寿命分散系数94

A.6.4 关于耐久性设计基础上的疲劳评定95

A.6.5 关于检查门槛值的确定95

参考文献96

第二部分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适航符合性审定及文件编写要求前言98

第1章 民用飞机型号合格适航符合性审定程序与要求99

1.1 型号合格适航符合性审定体系99

1.1.1 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99

1.1.2 型号合格审查组100

1.1.3 授权审查部门104

1.1.4 项目工程师104

1.1.5 委任代表104

1.1.6 维修审查委员会和主最低设备清单评审组105

1.2 型号合格适航符合性审定程序105

1.3 型号合格适航符合性审定要求107

1.3.1 型号合格审定基础的审定要求107

1.3.2 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的审定要求108

1.3.3 随机审定项目的审定要求108

1.3.4 《设计保证手册》的审定要求109

1.3.5 适航标准和专用条件之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的审定要求111

1.3.6 试验产品制造符合性检查的审定要求111

1.3.7 验证试验的一般审定要求111

1.3.8 地面验证试验的审定要求113

1.3.9 飞行验证试验的审定要求113

1.3.1 0最终技术资料的工程评审要求114

第2章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审定应提供的技术资料目录汇编及内容要求115

2.1 技术资料分类及目录汇编115

2.1.1 技术资料分类115

2.1.2 技术资料目录汇编115

2.2 技术资料内容要求117

2.2.1 结构工作计划报告117

2.2.2 结构设计准则报告117

2.2.3 外载荷报告119

2.2.4 振动环境分析报告121

2.2.5 颤振和发散分析报告121

2.2.6 强度与变形分析报告122

2.2.7 地面试验报告123

2.2.8 飞行试验报告128

2.2.9 疲劳损伤计算与分析报告129

2.2.1 0疲劳监控报告129

第3章 民用飞机结构适航条款符合性验证方法与符合性文件编写要求130

3.1 适航符合性验证要求与方法130

3.2 适航符合性文件体系132

3.3 适航符合性文件编写要求132

第4章 适航标准结构(C)分部适航条款的适航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4

4.1 结构强度和变形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4

4.1.1 载荷134

4.1.2 结构强度和变形适航符合性要求135

4.1.3 结构符合性的证明135

4.2 飞行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5

4.3 操纵面和操纵系统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6

4.4 水平安定面和平衡翼面气动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8

4.5 垂直尾翼气动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8

4.6 副翼气动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9

4.7 飞机地面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39

4.8 飞机水面载荷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1

4.9 飞机应急着陆情况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2

4.1 0水上迫降情况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2

4.1 1结构疲劳评定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3

第5章 适航标准设计与构造(D)分部适航条款的适航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5

5.1 设计与构造总则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5

5.2 气动弹性稳定性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6

5.3 鸟撞损伤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6

5.4 操纵面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7

5.5 操纵系统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7

5.6 起落架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8

5.7 载人和装货设施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49

5.8 应急设施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50

5.9 增压座舱符合性验证实施方法151

第6章 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的顶层设计依据与适航管理153

6.1 顶层设计的依据与目标153

6.2 顶层设计的要点154

6.3 顶层设计的适航管理155

第7章 民用飞机随机审定项目的审定程序和要求156

7.1 随机审定项目的提出与确定156

7.2 审查方法156

7.3 审查资料的提供156

7.4 审查步骤157

7.5 随机审定项目的批准158

7.6 持续适航性有关要求158

7.7 随机审定项目的审查报告158

第8章 民用飞机专用条件的审定程序和要求160

8.1 专用条件的提出160

8.2 专用条件的颁发160

附录A AC500型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及结构强度刚度适航符合性验证161

A.1 AC500型飞机概述161

A.1.1 飞机的总体定义161

A.1.2 AC500飞机主要结构和系统说明162

A.2 AC500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基础和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163

A.2.1 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基础的确定163

A.2.2 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163

A.3 AC500型飞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164

A.3.1 审定概况164

A.3.2 型号合格审定过程主要大事记164

A.4 AC500型飞机结构强度刚度适航符合性验证实施167

A.4.1 概述167

A.4.2 审查工作中所完成的工作167

A.4.3 结构强度刚度试验及适航验证结论168

A.4.4 结构疲劳试验及审定结论169

A.5 AC500飞机结构强度刚度所涉及的适航条款及其适航符合性验证实施169

A.6 AC500飞机起飞着陆噪声测定与适航符合性验证199

A.6.1 AC500型飞机起飞着陆噪声适航要求199

A.6.2 AC500飞机噪声适航验证实施与结论199

A.7 经验、教训和建议199

A.7.1 认真学习民航相关法规,适航申请工作做到有的放矢199

A.7.2 学习并依照国际先进的适航标准,做好适航验证最初的顶层管理文件200

A.7.3 充分掌握资料,深入理解条款要求和执行方法200

A.7.4 做好适航验证工作计划,及时与审定人员达成工作节点的统一200

A.7.5 机载设备成品件管理专人专职,选购要做到目光远大,同时确定好备选设备目录200

参考文献203

第三部分 民用飞机结构静强度206

前言206

符号说明208

下标说明211

名词术语212

第1章 静强度设计214

1.1 静强度设计目标214

1.2 静强度设计要求215

1.2.1 强度和变形基本要求215

1.2.2 载荷分析要求218

1.2.3 安全系数和特殊系数218

1.2.4 材料强度性能和许用值220

1.2.5 制造方法221

1.2.6 紧固件222

1.2.7 验证要求222

1.3 静强度设计内容和方法222

1.3.1 失效模式和强度准则223

1.3.2 结构应力分析224

1.3.3 结构强度校核225

1.3.4 结构静强度试验226

1.4 静强度设计符合性验证227

1.4.1 符合性验证的基本方法227

1.4.2 结构静强度符合性验证229

1.5 静强度设计控制234

1.5.1 静强度设计控制流程234

1.5.2 型号研制各阶段的强度控制234

参考文献236

第2章 飞行载荷237

2.1 概述237

2.2 飞行载荷适航条款及理解237

2.2.1 §25.3 21总则237

2.2.2 §25.3 31对称机动情况238

2.2.3 §25.3 33飞行机动包线240

2.2.4 §25.3 35设计空速240

2.2.5 §25.3 37限制机动载荷因数243

2.2.6 §25.3 41阵风和湍流载荷244

2.2.7 §25.3 43设计燃油和滑油载荷245

2.2.8 §25.3 45增升装置246

2.2.9 §25.3 49滚转情况247

2.2.1 0§25.3 51偏航机动情况248

2.2.1 1 §25.3 67发动机失效引起的非对称载荷249

2.3 飞行载荷计算状态的确定250

2.3.1 高度、重量、重心250

2.3.2 速度250

2.3.3 气动力数据250

2.4 飞行包线251

2.5 飞机运动方程描述251

2.5.1 机动平衡251

2.5.2 失配平253

2.5.3 非校验机动253

2.5.4 校验机动254

2.5.5 滚转机动255

2.5.6 偏航机动257

2.5.7 发动机失效259

2.6 阵风和湍流载荷分析260

2.6.1 离散阵风载荷分析260

2.6.2 连续湍流载荷分析263

2.7 载荷计算结果的分析与筛选265

2.8 飞行载荷的飞行试验验证266

2.8.1 飞行载荷测量的目的266

2.8.2 飞行载荷测量的背景材料266

2.8.3 飞行载荷测量大纲267

2.9 关于其他载荷的说明268

参考资料269

参考文献269

第3章 水面载荷270

3.1 概述270

3.2 水面载荷分析的技术原则和计算工况270

3.2.1 水面载荷分析计算的依据270

3.2.2 水面环境/海况条件选取270

3.2.3 水面载荷的适航符合性270

3.2.4 水面载荷计算工况270

3.3 水面载荷适航条款及解读271

3.3.1 §25.5 21总则271

3.3.2 §25.5 23设计重量和重心位置271

3.3.3 §25.5 25载荷的假定271

3.3.4 §25.5 27船体和主浮筒载荷因数272

3.3.5 §25.5 29船体和主浮筒着水情况273

3.3.6 §25.5 31船体和主浮筒起飞情况274

3.3.7 §25.5 33船体和主浮筒底部压力274

3.3.8 §25.5 35辅助浮筒载荷275

3.3.9 §25.5 37水翼载荷277

3.3.1 0§25.7 51主浮筒浮力277

3.3.1 1 §25.7 53主浮筒设计277

3.3.1 2 §25.7 55船体277

3.4 工程设计分析中的应用指导278

3.4.1 水面载荷分析的输入278

3.4.2 机身和主浮筒着水载荷因数(§25.5 27)281

3.4.3 着水载荷合力(§25.5 29)285

3.4.4 机身或主浮筒底部压力(§25.5 33)285

3.4.5 辅助浮筒载荷(§25.5 35)289

3.4.6 机翼补充受载情况(§25.5 31)290

3.4.7 水翼载荷(§25.5 37)290

3.4.8 机身和浮筒浮力(§25.7 51)290

3.4.9 补充水面载荷情况290

3.5 水上飞机其他载荷情况291

3.5.1 登陆轮架的载荷291

3.5.2 地面上滑行292

3.5.3 地面机轮偏转及侧向运动293

3.5.4 地面上牵引293

3.5.5 发动机装置的补充受载情况293

3.5.6 地面系留时的载荷293

3.6 水面载荷分析方法的验证294

3.6.1 理论/模拟分析验证294

3.6.2 水面载荷测试试验294

3.6.3 飞行试验验证294

3.7 飞机水上迫降载荷分析与验证294

3.7.1 水上迫降一般要求294

3.7.2 水上迫降载荷一般规定295

3.7.3 水上迫降载荷分析295

3.7.4 水上迫降载荷验证试验296

附录A 分析计算中各系数的量纲及单位制间的换算关系296

A.1 系数C1296

A.2 系数C2、C3、C4296

A.3 系数C5296

A.4 系数Cx、Cy296

A.5 系数Cto297

参考文献297

第4章 地面载荷299

4.1 概述299

4.2 地面载荷适航条款及理解299

4.2.1 §25.4 71总则299

4.2.2 §25.4 73着陆载荷情况和假定301

4.2.3 §25.4 79水平着陆情况302

4.2.4 §25.4 81尾沉着陆情况304

4.2.5 §25.4 83单起落架着陆情况305

4.2.6 §25.4 85侧向载荷情况306

4.2.7 §25.4 87回跳着陆情况306

4.2.8 §25.4 89地面操纵情况307

4.2.9 §25.4 91滑行、起飞和着陆滑跑307

4.2.1 0§25.4 93滑行刹车情况307

4.2.1 1 §25.4 95转弯309

4.2.1 2§25.5 09牵引载荷309

4.2.1 3 §25.5 11地面载荷:多轮起落架装置上的非对称载荷311

4.3 地面载荷验证313

4.3.1 地面载荷确定313

4.3.2 临界重心的确定314

4.3.3 起落架载荷符号说明规定314

4.4 着陆载荷情况的确定315

4.4.1 验证方法315

4.4.2 对比分析315

4.5 水平着陆分析317

4.5.1 静态分析方法317

4.5.2 动态分析方法318

4.5.3 背景材料320

4.5.4 对比分析320

4.6 尾沉着陆分析方法321

4.6.1 静态分析方法321

4.6.2 动态分析方法321

4.7 单起落架着陆的确定321

4.7.1 飞机着陆姿态321

4.7.2 载荷321

4.8 侧向载荷验证方法322

4.8.1 飞机着陆姿态322

4.8.2 载荷322

4.9 回跳着陆载荷分析方法322

4.9.1 依据载荷因数确定反弹载荷322

4.9.2 依据缓冲器空气压力确定反弹载荷323

4.1 0滑行、起飞着陆滑跑载荷确定方法323

4.1 0.1 工程估算方法323

4.1 0.2 离散颠簸计算323

4.1 1滑行刹车324

4.1 1.1 验证方法324

4.1 1.2 背景材料325

4.1 1.3 对比分析326

4.1 2转弯328

4.1 2.1 验证方法328

4.1 2.2 背景材料329

4.1 2.3 对比分析329

4.1 3牵引载荷验证方法330

4.1 3.1 牵引载荷确定方法330

4.1 3.2 牵引情况载荷的确定330

4.1 4多轮起落架装置上的非对称载荷验证331

4.1 4.1 验证方法331

4.1 4.2 对比分析332

参考资料332

参考文献332

第5章 材料性能333

5.1 概述333

5.2 适航规章对材料性能的要求334

5.2.1 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334

5.2.2 材料强度性能和设计值335

5.3 材料性能数据335

5.3.1 一般说明335

5.3.2 手册所包含的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336

5.3.3 数据提供形式338

5.4 材料性能的表征343

5.4.1 基本材料性能及其表征344

5.4.2 材料性能的确定346

5.4.3 材料性能数据的提供、证实、更新和退出348

5.5 满足适航要求的材料性能数据来源349

5.5.1 国外材料的性能349

5.5.2 国产材料的性能350

5.5.3 材料性能数据库350

5.5.4 推荐采用和参照的金属材料性能标准、数据350

附录A MMPDS中的有关要求351

附录B 材料性能试验标准汇总358

附录C 设计许用值统计分析方法361

参考文献363

第6章 典型结构静强度设计和验证方法365

6.1 民用飞机机身壁板的强度设计要点365

6.1.1 概述365

6.1.2 机身壁板强度评估365

6.1.3 机身壁板设计许用值确定——试验法368

6.1.4 壁板压缩-剪切相关设计曲线的确定373

6.1.5 机身壁板轴压和剪切许用值图线(试验值图线)373

6.2 大开口结构强度分析与验证376

6.2.1 大开口结构的受力特点376

6.2.2 工程分析方法376

6.2.3 有限元分析法381

6.2.4 实例分析382

6.2.5 试验验证383

6.3 增压舱384

6.3.1 概述384

6.3.2 设计载荷情况与受力形式384

6.3.3 典型结构分析计算385

6.3.4 试验验证391

6.4 蜂窝夹层结构的设计与分析391

6.4.1 分析方法评述392

6.4.2 分析与设计方法简介392

6.4.3 重点提示406

参考文献407

第7章 结构连接件强度分析408

7.1 概述408

7.2 结构连接件强度设计要求和接头系数408

7.3 螺纹紧固件的强度分析409

7.3.1 螺纹紧固件的力学特性及破坏部位409

7.3.2 影响受拉螺栓强度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414

7.3.3 螺栓的静强度分析417

7.4 耳片的强度分析419

7.4.1 耳片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式419

7.4.2 耳片连接的应力分布421

7.4.3 耳片的静强度计算427

7.4.4 影响耳片强度的主要因素437

7.5 典型连接件的强度分析437

7.5.1 典型连接件的力学特征及破坏部位437

7.5.2 典型结构连接件的内力分布439

7.5.3 典型连接件强度计算452

7.5.4 提高结构连接件强度的设计措施454

附录A 附加安全系数(铸件系数、挤压/支承系数和接头系数)的工程应用459

A.1 附加安全系数的一般要求459

A.2 附加安全系数的选取460

A.2.1 铸件系数460

A.2.2 挤压/支承系数461

A.2.3 接头系数461

参考资料462

参考文献462

第8章 飞机薄壁板壳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与分析463

8.1 概述463

8.2 平板的屈曲分析464

8.2.1 分析方法评述464

8.2.2 基本计算方法465

8.3 板组合元件/桁条的屈曲分析473

8.3.1 分析方法评述473

8.3.2 基本计算方法474

8.4 加筋板的屈曲分析478

8.4.1 分析方法评述479

8.4.2 基本计算方法479

8.5 板和桁条的后屈曲分析485

8.5.1 分析方法评述485

8.5.2 基本计算方法486

8.6 加筋板的压缩破坏强度489

8.6.1 分析方法评述489

8.6.2 基本计算方法489

8.7 圆柱曲板的屈曲分析501

8.7.1 分析方法评述501

8.7.2 基本计算方法501

8.8 加筋圆柱曲板和加筋圆筒壳的强度503

8.8.1 分析方法评述503

8.8.2 基本计算方法506

8.9 受剪薄腹板梁的设计与张力场分析511

8.9.1 分析方法评述511

8.9.2 基本计算方法511

8.1 0加筋曲板的后屈曲强度的张力场分析526

8.1 0.1 分析方法评述527

8.1 0.2 基本计算方法527

参考文献533

第9章 结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技术535

9.1 概述535

9.2 结构有限元应力分析流程535

9.3 结构模型化准则536

9.3.1 结构的简化537

9.3.2 建模约定538

9.3.3 MSC.NASTRAN软件数据卡539

9.4 民用飞机结构模型简化方法542

9.4.1 典型结构元素选取542

9.4.2 模型约束545

9.4.3 载荷施加548

9.4.4 材料550

9.5 有限元建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550

9.5.1 梁元偏心距550

9.5.2 网格过渡551

9.5.3 增压载荷的施加552

9.5.4 虚拟元素552

9.5.5 一般单元的使用553

9.5.6 间隙元的使用553

9.5.7 部件对接553

9.6 结构细节建模技术553

9.7 模型的正确性检查554

9.7.1 调试与检查554

9.7.2 计算结果诊断555

9.8 应力分析结果的处理555

9.9 应力分析结果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555

9.1 0有限元模型可靠性评估和模型修正556

9.1 0.1 试验数据的筛选556

9.1 0.2 模型评估技术558

9.1 0.3 模型修正562

9.1 1有限元模型管理565

附录A 结构分析的工程方法565

A.1 机身、机翼结构的切面计算565

A.2 结构稳定性分析566

A.3 开口结构应力分析与强度校核566

附录B 结构线性分析适用性566

B.1 构件的抗弯极限强度567

B.2 结构稳定性分析567

B.3 有限元分析中的限制载荷与极限载荷567

参考文献567

第10章 飞机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569

10.1 概述569

10.2 航空器多学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综述569

10.2.1 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发展概况569

10.2.2 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与发展570

10.3 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基础573

10.3.1 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一般数学描述573

10.3.2 结构优化设计典型流程574

10.3.3 敏度分析575

10.3.4 优化算法(优化器)分析577

10.4 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及相关问题582

10.4.1 优化设计的变量582

10.4.2 约束函数584

10.5 优化设计中的近似模型和代理模型及相关问题587

10.5.1 近似模型技术587

10.5.2 代理模型技术588

10.6 实施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若干问题589

10.6.1 多学科结构优化设计模型589

10.6.2 结构数值分析模型的兼容性问题589

10.6.3 适当的过程控制与参数590

10.6.4 优化设计计算结果不合理的排查处置590

10.6.5 优化设计结果的最优性590

10.6.6 优化设计计算结果的圆整化590

10.7 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软件及其应用591

10.7.1 MSC.NASTRAN/MSC.PATRAN结构多学科综合优化设计分析软件平台概述591

10.7.2 COMPASS结构多学科综合优化设计分析软件平台概述593

附录A 数值优化算法及序列二次规划方法595

A.1 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常用解法595

A.2 序列二次规划法数值优化算法原理597

A.2.1 等式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牛顿-拉格朗日算法597

A.2.2 序列二次规划法及其解算法一般步骤598

A.2.3 不等式约束非线性规划的子问题序列二次规划法599

A.2.4 实用化子问题序列二次规划法需要解决的算法问题599

附录B 结构优化中的代理模型600

B.1 代理模型技术600

B.2 代理模型优化技术601

B.2.1 置信域增广拉格朗日(Trust Region-Augmented Lagarngian)优化模型(TRALSBO)601

B.2.2 类序列二次规划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alike)优化模型(SQP-alike SBO)602

B.2.3 直接代理(Direct Surrogate)优化模型(DS SBO)602

B.2.4 内点置信域序列近似优化(Interior PointTrustRegion Sequential Approximation Optimization)代理模型(IPTRSAO SBO)602

附录C 结构性态的解析敏度公式举例603

参考资料605

参考文献605

第11章 结构静强度试验验证607

11.1 设计研制试验607

11.1.1 设计研制试验的目的和内容607

11.1.2 设计研制试验方法简介608

11.1.3 设计研制试验设计和实施中的要点613

11.1.4 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614

11.2 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验证试验617

11.2.1 CCAR-25-R3对结构静强度验证的要求617

11.2.2 CCAR-25-R3对结构符合性证明的要求620

11.2.3 适航程序620

11.2.4 静力试验过程621

11.2.5 静力试验通用技术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