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政关系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党政关系研究
  • 王长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549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党政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党政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报告3

党政关系研究报告3

一、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问题的由来4

二、民主政治条件下党政关系的一般考察11

三、以党代政体制的特点及其分析15

四、改革以党代政体制的迫切性22

五、改革和理顺党政关系的基本思路27

六、当前推进党政关系改革的若干建议29

分报告3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经验33

一、努力实践人民主权的理念34

二、认真探索适合国情的政权形式37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的特点40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政关系述评45

苏联党政关系模式及对我党的影响51

一、列宁时期的认识和探索:苏联党政关系模式的形成阶段52

二、斯大林时期的选择性强化:苏联党政关系模式的定型阶段59

三、后继者的改革尝试与模式崩溃63

四、苏联党政模式对我们党的影响67

中国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及对我国政党政治的影响71

一、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72

二、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中关于党政关系的构想75

三、“以党治国”思想在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的实践82

四、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的合理性、限度及其影响84

计划经济与党政关系91

一、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党政关系的实践92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党政关系形成的原因97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党政关系评价及启示105

市场经济对党政关系的挑战111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科学的党政关系112

二、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发展要求建立科学的党政关系118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党政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121

中共执政以来的党政关系历史考察与研究124

一、从党政相对分离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转变125

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日益发展加深127

三、党政关系严重破坏,走向畸形,并得以延续130

四、初步探索和尝试对高度集权的党政关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131

五、渐进式地对党政关系进行调整完善和深化改革133

六、几点思考与启示137

美国的党政关系141

一、设计理念142

二、发展实践144

三、借鉴与启示149

发展中国家的党政关系152

一、议会制下的党政冲突——以印度国大党为例153

二、总统制下的党政关系: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对立155

三、庇护主义:党政之间的纽带159

半总统制下的党政关系——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为例163

一、半总统制与党政关系164

二、半总统制在法国:第五共和的权力安排166

三、党政关系的规范化:政党与公共权力的边界169

四、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173

五、结论:对中国党政关系的启示179

英国工党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182

一、“直接命令”型党政关系(1900—1906年)183

二、“以党领政”型党政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06年—20世纪50年代)185

三、“以党领政”型党政关系日渐式微(1960—1983年)190

四、回归“以党领政”型党政关系的改革(1983年至今)193

中国党政关系研究综述198

一、关于中国党政关系的内涵和特点199

二、对不同历史时期党政关系的研究202

三、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分析208

四、关于中国党政关系未来走向的探讨212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党政关系216

一、极权主义模型:一种解释框架217

二、列宁主义与中国政治传统:关于意识形态基础的解释219

三、“大跃进”的影响:关于具体执政方式演变的历史解释222

四、从干部提名制度看当代党政关系224

参考文献228

后记231

热门推荐